第一百六十一章 武無止境(2 / 2)

當然,並不是說泰拳好,楊果就非得去練泰拳。泰拳屬於橫練功夫,需要在互相擊打中精進,需要在受虐中打熬筋骨力氣,這其實是很消耗人的元氣和生命力的!

楊果不會去練泰拳,他隻是對泰拳的招式很感興趣,像在銀行見識過的刺蹬、輪踢、連環踢等等,都對楊果自己的武學有很大借鑒的意味。

泰拳隻是一個小的方向,其實,楊果更想去了解中華上下五千年來各個武術流派的拳腳招數!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用官方的話說那就是“中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實際上就是人們在對抗外敵、對抗官府、對抗賊人的漫長鬥爭中慢慢積累成型的一種種技擊技巧。

要論中華武術有多少流派,那還真的是數不清了!太極拳也是在曆史長河中的一顆小小的鵝卵石,隻是它經住了時間的淘汰,在現代發揚光大,廣為人知而已。

除了少林、武當、峨眉、南拳等比較出名流派以外,還有多如繁星的各種小流派或者民間的家傳功夫。

得益於二十世紀各種武俠小說的普及,越來越多人關注到武術。隻是,他們了解到的武術、或者說電視、銀屏上看到的武術,都不是正兒八經地用來對敵殺敵的招式,想想便知,等你花裏胡哨地使出這些好看的招式,敵人早就已經將你打得落花流水了,好看又有什麼用呢?

楊果在網上找了好久,才在各種花架子中間,找到了幾個還算像樣的拳譜:形意拳、詠春拳,還有表演成分和實戰成分兼有之的醉拳。

這幾個拳都是赫赫有名,它們的拳館在大城市也不少見,有那麼一些招式流傳到網絡上,這也不稀奇。

楊果最先開始研究的,就是與他練的太極拳齊名的形意拳。這個拳講究短打直進,跟太極拳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線,隻不過,楊果還是很感興趣,或許,它能彌補太極拳在短兵相接時候的不足吧!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崩、鑽、炮、橫)和十二形拳(龍、虎、猴、馬、雞、鷂、燕、蛇、鼉、鳥台、鷹、熊)為基本拳法,其樁法以三體式為基礎。這些在網上都能找得到教學的視頻。

學習形意拳的招式不難,但是形意形意,徒有形狀而沒有這個拳意還是不行。

“心所發為之意,意之所向為之拳。”少了意,這個拳就沒有了方向,也就失去了威力。

楊果學形意拳,就是在這個方麵遇到了難題。拳譜上說:“劈拳有似斧劈物之意,崩拳似箭有射物之意,虎形有猛虎撲食之勇,蛇形似草上飛……”可是楊果無論怎麼練,都是找不到感覺。

其實楊果算學得快了,從接觸形意拳開始,不到幾天功夫,他的招式就學得有模有樣。隻不過,如果想更進一步,要麼靠自己的悟性,要麼,還是需要有形意拳的師傅點撥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