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順便說明一下,T-34坦克(俄文:T-34 ТАНК,英文:T-34 Medium Tan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由蘇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設計師米哈伊爾·伊裏奇·科什金領導設計的中型坦克。
該坦克戰鬥全重32噸,發動機功率500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00千米,裝備一門76毫米坦克炮,是一型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都很突出的坦克。
從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蘇聯一共生產了T-34係列坦克84070輛,其型號主要為兩種:安裝76.2毫米坦克炮的T-34/76坦克和安裝85毫米坦克炮的T-34/85坦克。T-34坦克帶有傾斜裝甲的設計思路對後世的坦克發展有著深遠及革命性的影響。
T-34坦克車體是焊接製成的,共分3部分,駕駛員和機電員位於車體前部,戰鬥艙上車體中部,車體後部裝有發動機和傳動裝置。
炮塔為鑄造結構,位於車體中部上方。T-34/85炮塔裏有3名乘員,車長在左邊,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右邊。
炮塔頂部後邊有兩個帶圓頂蓋的通風口。T-34/76采用空間狹小的雙人炮塔,一般為炮手兼任車長,其他也有裝填手,甚至駕駛兼任車長的情況,大大降低了戰鬥效率。後期隨著T-34/85坦克無線通訊設備的改善(同時增加一名無線電通訊員),這個弱點才逐步改觀。
不過有趣的是,此時,張德森也接到了劉員外他們的通知,那就是聯合工業園即將仿製成功霍克-2型戰鬥機。
這裏也特別說明一下,霍克-2型戰鬥機是1930年代美國海軍雙翼戰鬥機。此機型是柯蒂斯-萊特公司為美軍製造的一係列固翼飛機中並不太成功的一種型號。
但是不管怎麼說,張德森對這種飛機確實特別有好感,希望能夠讓聯合工業園盡快把它仿製出來。不過張德森也想到過原宇宙的那些,原來的生產商會不會找自己要專利費。不過真的很想了想,反正這個宇宙也是在抵抗更強文明的侵略。
接著,張德森著手開始準備進行一個小規模的演習,一定要馮玉才將軍好好的看一看這些新式的裝備到底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威力?
而很快,時間就來到了第2天。60輛坦克開始在一塊空地上朝著既定目標前進,旁邊是聯合家將隊的步兵在坦克一旁配合著坦克向前前進。這算是步坦協同作戰,也是張德森想要向馮玉才將軍展示的,一種新式作戰方式。
當然了,這樣的作戰方式對於張德森原來的宇宙來說,一點也不稀奇,但是,對於這個宇宙的人來說,卻是十分新鮮的,這也這也會十分有利於恢複這個宇宙的人類的高科技文明。所以張來到了第二天的中午,演習的時間到了。
隻見,聯合家將隊的步兵和坦克協同著朝著一個被定義為敵方軍營所在地的山坡不斷的挺近著,聲勢十分的浩大。
而馮玉才將用望遠鏡看了一會兒聯合家將隊的行動,轉過頭來對張德森說道:
“這真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作戰方式,張公子真是讓我眼前一亮啊!還有……”
說著,馮玉才將軍又指了指手中的雙筒望遠鏡說道:
“你們的千裏鏡可比我們從西洋買來的西洋千裏鏡要好用的多了。”
張德森聽後,不由得笑著說道:
“實際上,任何東西、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進化的過程,我們的望遠鏡也是一步步積累才得來的結果啊……”
接著,張德森又指著遠處正在舉行軍演的聯合家將隊說道:
“不知馮將軍覺得我們聯合家將隊的攻擊陣勢比起那一些遼古國的軍隊可有什麼不足之處否?”
馮玉才將軍說道:
“張公子,我雖然可以肯定的說,聯合家將隊目前的戰鬥力絕對不是可以相比的,但是我覺得聯合家將隊對後勤的依賴也一定很重,我說的對嗎?”
張德森一愣,不由得暗自感歎馮玉才將軍不愧是經驗豐富的大將軍,這麼快就發現了現代化軍隊的一些需求,不由得說道:
“馮大將軍不愧是經驗豐富的大將軍,是的,這一些部隊必須要能夠保證後勤,所以卡車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