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好消息(3 / 3)

不過在戰鬥結束之後,西都那邊的聯合工業園通過無線電聯絡傳來了好消息。原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聯合工業園已成功的仿製出了馬克沁機槍。聯合家將隊的馬克沁機槍,終於不用再完全依賴於超古人類留下的武器庫中的庫存了。

而且還有第2個好消息就是,聯合工業園竟然還成功的製造出了自己的一輛卡車。這可是聯合工業園出產的第1輛卡車。

而張德森仔細的問明了這輛卡車的全部性能後發現,這輛卡車竟然與自己原宇宙生產出來的第1輛解放牌卡車,性能和外形等出奇的一致。不得不說這實在是太符合張德生的心意了,隻是張德森肯定不能把它叫一樣的品牌了,所以張德森還要考慮一下它的名稱。

而解放牌汽車,於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1885年誕生的。解放前,在我國的公路上,就像開辦"萬國汽車展覽"一樣,行駛著130多種不同牌號的汽車,但卻沒有一種是我國製造的。解放牌汽車的問世,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曆史。

第一批駛下生產線的解放牌汽車叫CA10型,這是一款以蘇聯吉斯150為藍本製造的汽車,它自重3900公斤,裝有90匹馬力、四行程六缸發動機,載重量為4噸,最大時速65公裏,經過改進,它更適合我國的路況以及大規模建設的需要。

解放牌汽車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可是從1956年7月13日開始,老型解放車一生產就是30年,體現出我國汽車產品結構單一的狀態。過去,奔馳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汽車,每兩輛就有一輛是解放牌。50年代,"解放"曾是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職工的驕傲!可是它“老了”,1980年,長春市郊的荒地裏,上萬輛滯銷的"解放"排成長龍。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輛"解放"車,開下了總裝配線,生產了32年的"老解放"最終停產了。年底,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研製成功141新型車,終於打破了"三十年一貫製"的局麵。新"解放"在市場上站住腳了!1987年9月,在國家評比中,新“解放”141被評為一等品;在國際招標中,它又連中三元。長春一汽這個老企業,又進入了產品係列開發階段。

“一汽”的變化正是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縮影。經過十多年的改革,我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形成新型的管理體製,產品結構日趨合理,更新換代日益加快,中國汽車開始大批量打入國際市場,汽車工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建國以來,我國一共生產了各類汽車五百多萬輛。

初期的解放牌汽車有CA10 、CA10B、CA10C等型號,為後橋驅動,6缸直列水冷四衝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70千瓦,載重量4噸,可拖帶4.5噸重掛車,最高車速75千米/小時,每百千米耗油29升。以後又生產改進的CA15型(包括CA15K,CA15J等),外形與CA10相似 ,載重量為5噸 ,發動機功率85千瓦 ,最高車速80千米/小時。1956~1986年共生產102萬輛。1988年進行換代設計,第二代CA14I型車載重量5噸,可拖帶6噸重掛車,最大功率99千瓦,最高車速90千米/小時,每百千米耗油22.5升。該車性能優良,可靠性好,燃料經濟性和動力性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大修裏程比CA10型提高一倍,達20萬千米以上,可改裝成多種變形車。另外,解放牌汽車還有CA34I型自卸車、CA93I型半掛列車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