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眼前一目了然的世界,我們把那個人們無法理解的、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存在的黑暗世界稱為‘裏世界’,取其‘表與裏’之意。”
“‘裏世界’中的居民們都有著遠遠超過一般人類的強大力量和智慧,從生物學上來說,它們是立於食物鏈金字塔頂點的物種,它們的存在遠比人類更悠久,但也同樣遵循著自然界的生物進化規律——愈是強大的物種數量愈是稀少,因為它們根本不需要靠大量繁殖來延續物種的存在,它們太強大了。任何威脅到它們在自然界統治地位的物種都會被滅絕,壁如說恐龍。”
“啊?!那個不是冰川或者隕石什麼的讓這些龐然大物滅絕的嗎?”李辰忍不住說道。
“那隻是其中的解釋之一,不是嗎?況且就算是冰川或者隕石的撞擊讓它們滅絕,可是冰川或者隕石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李辰的父親反問道。
“這……”李辰張口結舌。這個問題太過專業,就算是讓那些考古學家來解釋,也不一定能夠得出一致的結論。
“又過了若幹萬年,人類逐漸在自然界中嶄露頭角。”李辰的父親繼續道。
“本來在那些‘裏世界’的種族眼中,人類不過是些壽命不長、力量薄弱、有些小聰明的生物,根本對它們無關痛癢。但是它們低估了人類的創造力和智慧。數千年甚至數萬年的時間對‘裏世界’種族來說不過是其漫長壽命中的一小部分,可是人類卻已經經曆了數十代數百代的爆炸性飛速發展,等它們驚覺到這一點的時候,人類已經成長到一個足以威脅到它們的程度了……”
“於是……人類詩史中描敘的神話時代開始了。”
“…………阿特瓦坦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哥尼亞,它猶如密集的光焰之箭暴雨般的在敵人頭上散落……整個天空在燃燒、整個大海在沸騰、整個大地在崩裂……”
“這是古印度詩史《摩柯波羅多》中描敘的場麵。而北歐神話中的‘諸神之黃昏’,聖經中的‘世界末日’,中國上古神話裏的軒轅皇帝與蚩尤之戰等等記載無不是描敘了那次整個人類與‘裏世界’種族對抗的戰爭場麵”
“神、魔、龍、英雄、魔法……一切在現代隻存在於故事與詩歌裏的神話戰爭實實在在的曾在地球上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人類非常強大,他們那無盡的創造力使他們能夠製造出種種威力無比的武器,但‘裏世界’種族的恐怖力量仍然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優勢逐漸向‘裏世界’種族傾斜,人類危在旦夕。”
“就在‘裏世界’種族認為人類成為又一個恐龍隻是個時間問題的時候,救星出現了。在人類的神話中通常把他們描敘為驅散邪惡、照亮黑暗、代表正義的光明之神。”
“在同樣有著強大無匹力量的‘神’的幫助下,人類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不過是這是一場淒慘的勝利,亞特蘭蒂斯、古瑪雅文明……等等人類先進的史前文明幾乎被毀滅殆盡,科技又倒退到石器時代……。”
“在神話裏,魔和龍指的是‘裏世界’中的種族,而英雄當然是代表人類中的強者,那麼站在人類一方對抗‘魔’的‘神’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