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事故(1 / 3)

熟悉的車鈴讓馬丁睜開眼。

他知道那是早晨第一班蒸汽列車抵達。

班車通常在七點零五分左右到白樺木公寓外的南十字街站台,停留五分鍾後,它會繼續向北,一路開往城外終點站的格瑞普大學。

馬丁起床洗臉,鹽水漱口,套上大衣,腳蹬皮鞋提箱出門。

公寓大門口,門童麥克遞給他一份報紙,聲音充滿朝氣:“馬丁先生,您今的《紐倫日報》。”

馬丁掏了掏包,放了一枚便士在少年手上:“下次可沒有了。”

“感謝您,馬丁先生。”

麥克雙手接過費,滿臉高興地放進貼身衣兜裏。

白樺木公寓是五十年前建造的房子,毗鄰卡姆河,老舊但幹淨,單人間每周4銀鎊的租金在本市算得上物美價廉,住這的幾乎都是長租客。

與大多租客一樣,馬丁也沒什麼錢,光是支付地下室每周銀鎊的房租都肉疼——但好在比樓上屋子要便宜一點。

能省一點是一點。

但比起經常翻垃圾堆找食物的麥克,他還是要寬裕得多。

本來這幢廉價公寓不需要門童,房東也不願增加這筆開支,但麥克不要薪水,他隻求能在公寓門房老吉米的屋外搭個帳篷睡覺。

老吉米也替他話和擔保,於是麥克才留了下來。

在格瑞普市,一個無依無靠的半大孩子,既不偷竊也不混幫派,靠正經手段謀生,這不容易。

加上麥克經常主動幫馬丁跑腿,收送東西,倒垃圾,懂事勤快,馬丁也力所能及拉這孩子一把。

馬丁快步走到街上。

南十字街站台上,已聚集了不少等車人。

男人大多頭戴氈帽或高禮帽,持各式手杖,女人們包著厚實長裙,長發或盤或卷,配以各種精巧發飾,手臂上掛有裝飾包。

馬丁走上站台,摸出兜裏的老舊黃銅懷表。

七點二十五。

下一班車即將抵達。

他收起懷表,展開手裏報紙。

《紐倫日報》今日有兩個頭版。

「教育投入仍在加大」:寶石城大學獲得羅斯基金會600萬金鎊捐贈,大學稱會將這一筆募捐投入醫療、交通、教育等多項重大研究……

「聯邦發布」:經統計,新地聯邦共和國去年犯罪率降至近五年最低,聯邦經濟增速則跌至近十年最低位,同比增長僅5%……

哐車——哐車——

列車行進聲讓馬丁折起報紙,看向前方。

地上鐵軌延伸的遠端,一輛噴著白煙的蒸汽班車緩緩駛來。

蒸汽車長八米,碩大的罐狀發動機固定在車頭,粗長的銅製煙囪不斷往外呼出熱氣,兩排鐵輪卡在地麵鐵軌上,車體沿固定軌道穩穩前進。

駕駛員坐在露的簡陋駕駛室裏,雙手熟練操作調節杆,拉起搖鈴。

今是領薪日,馬丁心情不錯。

他是格瑞普大學的圖書管理員,6銀鎊的周薪相當微薄,但勉強能填上房租、報紙和日常食物消耗的費用。

夠基本生活,也還好。

不知不覺,社畜陳久從地球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二十一年。

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成長為二十一歲青年馬丁·威爾遜,適應新環境、接受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好在時間是填補裂縫的優質粘合劑。

二十年過去,陳久早就適應了黑發青年馬丁這一身份。

他順利自然地融入了格瑞普市的大環境,除去保留了地球人陳久的知識和經驗,以及腦子裏多了個古怪銅球,日常與其他市民沒有任何差別。

……

車鈴聲戛然而止。

蒸汽班車停在距站台還有三十米遠的地方,沒有再前進。

站台上不少人開始抱怨司機操作不當,耽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