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茶社論(1 / 2)

案發那天,柯則平與一眾網友相約“參觀”革命文物建築曾嘉岩公館。

說是參觀,隻不過假借參觀名義,一個個網友假裝陸陸續續到達公館,仿佛不期而偶遇的樣子,實則就是想線下聚聚。

柯則平回憶,因自己居所與曾嘉岩公館距離很近,那天傍晚,柯則平在家吃完晚飯後,出門散步向公館而去,不一會兒就到達。

曾嘉岩公館裏,已有幾人先到。

假裝彼此閑聊,對上暗話後,大家便裝作一副相見恨晚的樣子,來到公館裏的茶社喝茶聊天。

陸陸續續地,還有網友加入進來,到最後,一共到了二十六位網友。

人齊後,聚會就很快進入正題,開始彼此感歎人類命運前途堪憂。

這時,一位叫塗光明的網友說話了:“感歎有什麼用?我們必須反擊!”

噓!大家一致提醒塗光明噓聲。

因為,眾所周知,自從民魂路事件那一輪全球普發性的群體事件後,天眼係統提高了監控水平,人們若在說話中使用了帶有諸如“攻打、反擊、打砸、幹擾、駭客、屏蔽”等字眼的話語,都極有可能立即成為天眼係統監控的對象。

誰知塗光明哈哈大笑。

他讓大家放心,此次聚會,他已經用他親自開發的臨時屏蔽應用軟件,幹擾了天眼係統。

即:從聚會開始計算起,一小時五十分鍾之內,大家的聚會交談內容在被采集進入天眼的語音解析係統之前,會得到修正,任何違禁內容都會被修正得完美無暇。

“這種幹擾修正軟件以前也有不少人開發過,但很快被天眼係統識別了。”有網友擔心。

塗光明笑道:“那是他們懶惰的結果。”

塗光明解釋說,任何一款幹擾修正軟件往往隻能使用一次,而且就是這一次的壽命也不能超過兩個小時。

這是因為“腦人”在設計天眼係統時,就考慮過天眼係統遭人為屏蔽的問題,從而為天眼係統設計了數以萬計的信息采集模板,每兩個小時就會隨機更新一次信息采集模板。

幹擾修正軟件是一種便攜即時性軟件,無法完全對應天眼係統上萬個模板,所以隻能在使用時針對性地分析天眼係統當時的模板類型,從而設定應對模式,而當天眼係統下一個模板開啟時,這個幹擾修正軟件便失效,同時,還存在被天眼係統新模板發現的嫌疑,所以隻能棄用作廢。

哦,原來如此!

聽了塗光明的講解,大家當下放心。

塗光明接著又說:“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今天參加聚會的都是相關技術領域的大伽。”

經他這麼一說,大家才發現果然如此,除柯則平是法醫界的牛人、塗光明是編程界的怪才外,二十五人中,包括了數學、生物、材料、信息、軍工等眾多領域的優秀人才。

塗光明正色道:“之所以這樣,其實是我精心為之。”

眾人問是何故。

塗光明道:“以往大家聚在一起,無非兩種情形,一是哀怨悲歎,束手無策,一是魯莽打砸,無濟於事。而我認為,大家聚在一起應該做的事情是:找到克敵製勝之道!”

眾人一聽,來了精神,紛紛問怎樣才算克敵製勝之道。

塗光明首先拋出了他的思路。

他認為,異德是既然天蠍人製造出來的,無論它們把自己說得如何超凡脫俗,在人類看來,都隻不過是一種高科技產品。

既然隻是產品,就可能存在缺陷。

他邀請大家來的目的,就是想組建一個相對固定的科技攻關組,綜合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共同來分析異德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軟肋,為將來反擊異德、鞏固人類統治地位打下一些基礎。

大家認為塗光明所說的有些道理,雖說一時之間大家根本想不到異德會存在何種缺陷,但理論上講,塗光明的思路總算是一個值得積極努力的方向。

參與聚會者一拍即合,鑒於幹擾修正軟件能夠產生的有效屏蔽時間有限,大家抓緊時間約定了下次聚會的主題:商議組織聚會的活動程序、行動暗語以及研究課題的設置與推進,經費的籌集等等。

聚會進展得十分順利,眼看一小時五十分鍾的有限屏蔽時限就要到了,大家準備陸續散去。

就在此時,出現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