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大白鯊的記憶(2 / 2)

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是億萬年進化的成果,在相應的環境裏遊刃有餘,幾乎任何高難度的意圖都可以實現。

第三,隱蔽性。

智能機器再強大,仍然因其是機器的屬性而容易被對方察覺和辨識。

而利用生物卻可能讓對方麻痹和忽略,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何汶詩介紹:這個合作項目已經開展了多年。

何汶詩已經可以對特殊訓練的大白鯊有效發出指令,完成特定任務。

而龐征教授研製的生物記憶提取係統,則可以通過收集處理大白鯊執行任務時的記憶,再現鯊魚對環境的映射。

龐征教授介紹道,這個課題最初起源於人類心理學研究,通過對實驗對象實施催眠的情景再現係統,對人的記憶進行提取並製成三維動畫影像,再現人記憶中的曆史情景。

後來受軍方委托,開發了適用於大型動物的記憶提取係統,已基本達到實戰應用條件。

布萊尼很驚訝:“對大白鯊的腦電圖進行監測就能夠知道它大腦裏的記憶?”

龐征微笑道:“當然沒有那麼簡單,腦電圖隻是十分初級的生物大腦活動監測技術。”

龐征教授介紹,通過對大白鯊長期的特殊訓練與刺激,大白鯊會像小孩子一樣,表現出想將所經曆的事情“告訴”給訓練員的強烈意願,以換取獎勵。

於是,訓練員與大白鯊之間可以建立起特有的信息交流機製,就像一個成年人與孩童之間的交流一般。

同時,記憶提取係統對大白鯊的腦電波進行大量長期的分頻解析,發現大白鯊腦電波對不同環境的映射是可以在微頻解析上找到對應頻段的。

舉例講,同樣是麵對食物,當大白鯊的食物是一隻小海豹,或是一條石斑魚,或是人類投喂的一塊豬肉,在大白鯊腦電波的微頻段上是有不同映射的。

又如,同樣是訓練員投喂豬肉,投一塊豬肉,或投三塊豬肉,在大白鯊腦電波的微頻段上也是有不同映射的。

基於此,龐征與何汶詩帶領大白鯊團隊進行了數以萬次計的練習,收集整理了海量的大白鯊記憶映射數據,建立起大白鯊記憶比對數據庫。

通過這個數據庫,當向大白鯊提取記憶腦電波時,這些經過解構的微頻段會自動與數據庫裏的樣本進行比對,從而成為情景再現三維動畫製作腳本稿的基礎素材,再結合訓練員的交流記錄對腳本稿進行校核,就可以交由情景再現係統製作大白鯊的記憶電影!

介紹完基本概況後,龐征教授有些自豪地說道:“經過最近一個季度的最新測試,大白鯊記憶提取生成的三維動畫電影的情景與現實情況的相似度穩定保持在95%以上,換句話說,這套係統已經成熟,完全可以用於實戰!”

說完,龐征教授打開電腦上的一個視頻文件,道:“這是兩個月前,我們派一條大白鯊去了一趟馬六甲海峽,它帶回來的一段記憶。”

布萊尼認真地坐到電腦屏前仔細觀看。

那是一段以大白鯊為第一視角的三維動畫影片,畫質十分清晰:

大白鯊在海洋裏巡遊,身邊偶爾有礁石,偶爾有魚群,但大白鯊目不斜視地巡遊。

突然,有個東西引起了大白鯊的興趣,它轉動了一個方向,向那東西遊去。

目標越來越近,目標物的輪廓越來越清晰。

那是一段圓筒型的大型結構,顯然不是海洋裏自然形成的,看上去應該是人造的東西。

大白鯊圍著那東西遊了一會,竟然找到一個洞口狀的結構,大白鯊遊了進去。

在那洞內,是一段隧道一樣的所在,洞內長著許多海草,不過,依然能夠看到有輪廓分明的方形板狀物一排排有序地排列著。

“是座椅!”布萊尼興奮地叫道:“那是一排排座椅!結合圓筒狀的外部結構來看,很像是一段飛機殘骸!”

龐征教授微笑點頭道:“將軍說得沒錯,那確實是一段飛機殘骸。”

在收到大白鯊這段記憶影片後,相關國家搜救隊立即赴所在海域進行了現場搜尋,果然發現了一架飛機殘骸,是幾年前神秘失蹤的某國客機!

當年,相關各國曾開展了大規模聯合搜救,但一直都沒有找到,結果卻讓一隻大白鯊找到了。

布萊尼興奮地跳起來,道:“太好了,這正是我想要的!”??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57167526/4595957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