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平謝絕了陸虎邀請他,明天一起去看捕魚,而是晚上就出發了,到的還不是他們要去的捕魚的地方,就是防止明天有人會認出他來。
當王不平找到插小紅旗地方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了,這湖麵上的晚上,還真不是人呆的,王不平都感到冷了,鑽入空間裏,明天必須比那些來下網的人起來的早才可以,不然,自己這突然出現一個大活人,還不把人給嚇死。
早上起來的時候,天還沒有亮,王不平從空間出來的時候,也才四點多,這個時候,四周一片安靜,今天的天氣還好,沒有下雪,也沒有刮風。
王不平準備先離開這裏,等到有人的時候,在過來,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自己想要看下網的遊客,大早上趕過來,還要把虹影給帶上才行。
當天色見亮的時候,王不平看著這湖麵,還是別有一番風味,冰封的湖麵像草原般平坦廣闊,白皚皚的一片肆意向周邊、向遠方伸展。
而且,湖麵的白雪反射陽光,越是接近天際線的天空越是像湖麵般潔白,遠方就這樣消失在一片混沌的白色中。
王不平還發現了一處奇怪的地方,那裏有點起伏,比別的地方要高,上麵還插著個小紅旗,走過去才發現,這是不同板塊的冰層相互擠壓而微微聳起的冰嶺,他知道,這是湖上最危險的地方,冰融化時兩片冰開裂就是一道溝。
時間差不多快到五點的時候,王不平向著那處捕魚的地方趕去,當離那裏不遠的時候,發現那裏停著幾輛拖拉機,有的工人正在那裏裝備打冰眼的機械,有人發現了王不平,就看兩個四十多歲的人,向著他走來。
他們全身‘武裝’,頭上戴著狗皮帽子,身上穿著對襟棉襖,外麵還罩上了小皮襖,皮褲、棉褲外麵套著高筒膠鞋。
王不平和他們比,就比較另類,身上穿的是皮大衣,頭上也帶了個帽子,穿的是那種登山靴,兩隻手,戴著皮手套,褲子也是登山的那種保暖褲,看起來有些單薄,再加上,他還牽著一匹馬。
兩人走到王不平身邊,就知道,王不平是遊客,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可不會穿成王不平這樣的。
“小夥子,這是從哪裏來的,到這裏幹嘛的?”
聽到其中一個麵相看起來大點的問自己話,王不平回答道:“你們好,我是從那邊來的遊客,知道這裏有冬捕的,就早上趕過來,想要看看你們捕魚的情況。”
兩人聽了,愣了一下,心想,這是哪來的遊客,不知道,一般來看捕魚,都是一點以後,那時候,才會開始拉網收魚。
“小夥子,你來早了,現在才開始打眼下網,沒什麼可看的,走,跟我們去那邊暖暖去,下次來看捕魚,可要問清楚,這麼冷的天氣,凍著了,那可不得了。”說著還搓搓手。
王不平跟著兩人,向他們的營地走去,路上把自己為什麼來這麼早的情況,和他們說了一下,當兩人知道王不平是來看下網的,就把王不平帶到打冰眼的旁邊,給他說了起來。
熱心的魯哈大叔告訴王不平,就是那個年齡大的,原來沒有機械的時候,他們都是人工打眼,那時候,打這冰眼,可是很累的,現在,直接用機械代替了。
王不平看到,七八根十幾公斤重的長柄鐵創沿著工長已經劃定的下網眼範圍開鑿起來,最後形成一個1.2米見方的冰洞。
在開鑿冰眼的同時,還有其他工人在其它地方各鑽出10個冰眼,王不平走過去看了看,這些冰眼直徑30厘米,間距差不多有33米。
最後,王不平問了魯哈大叔才知道,從這10個冰眼以後,所有冰眼則改為沿平行方向向前推移,直到4000米左右,冰眼才又向內側折向梯形的出網口,整個網場就像一個邊長不等的八邊形,平行的冰眼寬度使得大拉網在冰下可以延展到600米寬。
當所有的冰眼都打好的時候,已經過去快有一個小時了,接下來,王不平知道,就是下網的工作了,就看,從那些拖拉機上,下來了許多的人,一個個開始從車上向下麵拿工具。
這接下來的活,聽魯哈大叔說,才是捕魚最重要的,網下的好不好,可是直接影響,捕魚的多少。
不過,這幾年因為水質被汙染,湖裏的魚,比以前要少了不少,他說,以前一網拉的魚要是好的話,網都拉不動,還要把魚給放掉一部分才可以。
看到,那拿下來的東西,魯哈大叔告訴王不平,那叫‘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