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民生之本(1 / 2)

“張良先生可還記得我曾說過的各地起義大軍?”

“自然記得,陳勝吳廣起義,開啟了各地起義浪潮,起義大軍中項羽獨占鼇頭,劉邦緊隨其後。”這些事張良聽過一遍之後,便記在了心裏。隻有掌握了世界局勢,才能掌握先機。

“是的,所以我製定的新的國策也是為了提前應對各地的起義。”

張良已經詳細聽過了這段故事,再加上符蘇在描述的時候會不自覺的以曆史書上的總結式的方式敘述,所以此刻,張良一聽便明白了,“劉邦是在押送徭役的路上,因為耽擱了時間怕受到連坐處罰而被迫起義。所以,廢除徭役,修改秦律,這兩項實施下去之後,劉邦便沒有了起義的緣由和招攬軍隊的名義,這便將劉邦起義的苗頭扼殺在萌芽期間。而陳勝吳廣是因為被壓迫,要反抗壓迫農奴的貴族,進而反抗造成百姓民不聊生的暴秦。所以,這土地一項,便是為了陳勝吳廣起義一事?”

符蘇點點頭,“正是。陳勝吳廣起義是因為被壓迫被剝削的太久了,農民看不到希望,便打算一搏。而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土地。始皇帝曾對土地進行過改革,他讓所有人登記自己的土地,然後派人丈量,承認土地私有。但是,始皇帝也沒想到,他的這條政策失敗了,不但沒有改善民生,反而使得百姓更加艱難。因為軍功封地的製度,以及貴族兼並土地,六國勢力的推波助瀾,導致土地全部都到了貴族手裏,農民從土地的主人變成了土地的奴隸,為別人種地。”

“始皇帝的土地政策,出發點是好的,隻是結果差強人意。我認為,根源就在於土地買賣。所以,我要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並且禁止土地買賣,從根源上切斷土地兼並的可能。”

或許別人聽到這一番話,會覺得這個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在說什麼胡話。但是張良知道,符蘇是真的想這樣做,而且是最有可能做到這些事的人。

“土地是民生之本,確實,如果要開拓新的大秦,必須得從土地入手。但是公子可知,將土地從那些貴族手裏要回來,難如登天。再加上公子還想要開啟寒門教育和寒門入仕的科舉,這幾項都無疑是在打壓貴族的利益。而現在,掌握了大量人脈土地和錢財的貴族乃是國家的根基,一旦惹怒了貴族,所有貴族都奮起反抗的話,後果可比陳勝吳廣之流的農民起義要嚴重的多。”張良將最根本最難的阻礙攤開來,講給符蘇聽。希望他是知難而不畏,而不是不知不聞,異想天開。

符蘇也沒有讓張良失望,他知道他在做什麼,是的,他就是要推翻貴族這種資本階級的存在,他就是要農民當家做主,三十年的社會主義教育讓他根深蒂固的認為,百姓當家做主才是最好的社會狀態。“其實,這些國策並不是我異想天開的想象,而是兩千年後真實存在的社會現狀。兩千年後,沒有貴族,沒有地主。百姓是國家的主人,百姓甚至可以左右國家決策。所以,事實已經驗證了,這些國策是確實可行的,是真的可以開創盛世的。”

張良明白了符蘇的底氣和堅定的決心,笑了笑,感歎道:“若是有機會,良真想去公子所說的那個世界看看。”

“穿越這個事,屬於玄學,我沒辦法幫先生達成心願。但是我可以,讓先生在幾十年後便看到這樣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符蘇說完,起身朝著張良深深一拜,“所以,土地一事,以及和六國貴族周旋之事,便拜托張良先生了。”

張良無奈苦笑,這可真是個千斤重擔啊。但是已經上了賊船了,除了答應他還能怎麼辦呢?

“良定盡力而為。”

將強國十策商議了個大概,就已經月上梢頭了,還是宴文問要不要拿點饅頭小菜過來的時候才讓符蘇意識到,已經很晚了。

考慮到張良先生也已經陪他在這裏坐了一下午了,也很累了。吃了晚飯便讓張良先回去休息了。

宴文從下午進來添茶之後,就一直待在房間裏,時不時加點茶,或者幫忙拿資料,收拾資料什麼的。沒事的時候就靜靜的坐在角落裏默默的聽著符蘇和張良二人商量國策。

這是符蘇默許的,當時張良也隻是看了一眼沒有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