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1日,剛剛輟學不滿16歲的我踏上了南下的火車……帶著興奮,對送我上車的老爸說了句:“爸,等著吧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一定會出人頭地的”
我1987年出生在cq的一個叫古井的山村裏,從小出門就是山,爸媽在我7歲那年就外出打工,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而是幫著奶奶割豬草,砍材。因為家裏沒有年輕人,就我爺爺奶奶和我還有我妹生活(我二叔的養女)我爸媽7兄妹,在我5歲那年我三姑去世,我哭鬧被我爸打了一巴掌,以至於5歲之前我沒有一點記憶
那個時候通訊不發達,家裏也裝不起電話,打電話要到鎮上才能打,所以和我爸媽最多的交流來自寫信,一次來回一個月,基本上也和爸媽保持著每月一封信的節奏,對我爸媽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封信最後我爸都會寫上“好自為之”四個字。
我小時候成績很好,考試基本上都是雙百,一直前三名,直到升初中的時候有了第一次打擊,當時考到了中學的尖子班,班上一共54個同學來自不同的小學,8男46女(那個年代好像成績好的都是女生居多)中學的第一次代數測試我考了90分,全班低於90分的隻有9個也就是說我從名列前茅一下子成了倒數,自尊心很要強的我開始往死了學習,一到初中就開始住校了,也不用再幫著家裏做農活,所以學習的時間也多了,整個初一我基本上沒交朋友,上課學習,下課還是學習,即便是這樣我的成績也一直隻是維持在中上遊,一直進不了前十
因為是尖子班,學習任務自然就比其他班更重,從初一下學期開始,我們的早晚自習不在是自習課,而是上新課,並且開始學習初二才開始的物理,初三才開始的化學,曆史也不在是學習課本,而是老師直接讓我們勾重點,抄試卷,背,背,背……體育課,微機課直接就改為了語文,英語這樣的主課,慢慢的我不那麼熱愛學習了,叛逆也從那個時候開始顯現………
我天生話多且愛思考,我開始鼓動同學逃課,不交作業,最離譜的有兩次,一次我遊說大家去爬山,結果半天班裏51個人集體曠課半天,另外3個一個是數學老師的兒子,一個英語老師的弟弟,一個鄉長的女兒,由於集體都曠課了,性質惡劣,我被教導主任和班主任拉到教務處罰站了2天;一次是初二的上學期我鼓動大家抗議作業太多,集體不做作業……全班沒有一個交作業,其實大家都這麼想的不敢說,也不敢反抗,有人一組織就都附和了。這次被學校通報批評,我爸也被叫回來了,那是人生中第一次我挨我老爸打,在學校操場的通報大會上我被我爸當著全校師生兩個耳光和一腳(說實話我恨我爸爸)那次過後,我更加不愛學習了,更叛逆了,曠課也成了家常便飯…………
混完初二,我和我爸媽有了一次很深的溝通,我想換個學校重新讀初二,從小接受的觀念就是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可換學校得交轉校費,我爸不知道什麼原因(應該是覺得這個錢交的不劃算吧)不給我換,最後就是還是這個學校降級從新讀初二……
我原來的班主任任老師很喜歡我,覺得我是個苗子,因為我降級還專門到我降級的班上任了政治課老師(我硬筆書法,乒乓球都是他教我的)降級後的班學習任務就沒那麼重了,課餘時間就很多,他經常帶我到他家裏玩,第一次聽謝謝你的愛1999還是聽他在家裏唱的,因為這個喜歡上了謝霆鋒直至現在,(不好意思跑偏了,跑偏了)
那個時候我身體不大好,經常胸悶,為此還暈倒過兩次,沒檢查出來有什麼毛病,新的班主任以為我就是不想上課裝病,所以跟我說要不你喜歡什麼班務,用個班幹部套住我,我選來選去成了全校唯一一個男的文藝委員,每次學校有什麼活動班裏組織節目的時候都是我來張羅,為此鍛煉了不少協調能力,也愛表現,我主演了一場話劇(劇本原班主任寫的(震撼),和演了一個相聲(小偷公司)成了學校的名人,小學部初中部的基本上都認識我了)這可能算是我短暫的讀書生涯唯一值得驕傲的地方吧……
因為隻是換了班,還是在原來的環境裏,上一級的同學經常來往,經常和他們混在一起學習也就落下了,成績一直不出彩,混混僵僵的過完了第二個初二,輟學的根本原因來自於初三上學期的一天,班裏一個同學和另外一個班的同學因為一個女生鬧了矛盾在校外約架,講義氣嘛就一起去了,9個打人家6個,第二天要我們全校通報且當著全校師生念保證書,其他人都去了我沒去,當時的我在學校已經小有名氣了覺得這樣太丟人了……就這樣我不去學校了,我爸覺得我這輩子就此完了,所以就有了開頭的那句話
離開學校時,兩個人對我的話我記在心裏,原班主任任老師說“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去社會上看看吧,一年後你後悔了來找我,我找學校給你把學籍保住”;現化學楊老師說“你其實很適合這個社會,口才好,組織能力強,適應能力強,對你來說機會會很多,不要因為讀書少而自卑;就這樣我帶著滿腔熱血走向了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