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千秋萬代,一統江湖(1 / 2)

想到這裏,趙敏道:

“清明,人沒到,是與不是都有可能。人到了,自然知曉,無需妄加判斷。

隻是我奇怪,這些人明明在我們這之前動身,卻為何沒有在我們之前到來,我們這一路,也沒有見到他們的蹤影。”

聽到趙敏的話,楊逍輕笑道:

“教主夫人,你有所不知。

來光明頂的路,看似隻有一條,其實從五十裏外,便有許多岔路,這些岔路暗含五行八卦,如果沒來過這裏,很容易迷路,並不是那麼容易找到這裏的。張教主當年跟著峨眉上到過光明頂,昭教主也在這裏生活了很多年,找到這裏自然容易。對於其他人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聽到楊逍這般解釋,趙敏點了點頭道:

“原來是這樣。

按楊教主所,這些人定是走錯路,方才到了我們後麵。楊教主,三年前在草原時候,有件事便已經定好。就是清明接手明教、擔任日月教教主後,暫不留光明頂處理教務,而是和我們一起回草原,繼續習練武功。這段時間日月教日常教務還有你來處理,若有什麼急於處理事務,可以通過飛鴿傳書,由清明教主定奪。”

“教主夫人,這我清楚,隻是家不可一日無主,我已老朽,不能久擔要任。不知,清明教主需要修煉多久?”楊逍撚著長須問道。

聽到楊逍的疑慮,張無忌道:“多則三年,少則兩年,便可功成。”

“既然如此,我這把老骨頭,再堅持兩三載,等著清明教主大功告成,再正式執掌教務。”楊逍頷首道。

這一晚,眾人談了很久。

除了談及後張清明接任教主之位大典外,更多的是問及楊逍這三十多年中原武林的滄海桑田。

楊逍知無不言,把他所知一一講給張無忌、趙敏和張清明。

聽過之後,張無忌和趙敏均心生感慨。

潮起潮落,中原武林又到了一代新人換舊人風起雲湧的時代,不知道自己的這一雙兒女,會不會成為左右這個時代的扛鼎之人。

……

“焚我殘軀,熊熊烈火。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為善除惡,惟光明故。

喜樂悲愁,皆歸塵土。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光明頂,正殿。

在洪亮的口號聲中,在教眾山呼海嘯般叩拜聲裏,張清明正式從楊逍手中接任明教第三十六任教主,也是明教易幟日月教後,第一任教主。

從這一刻起,江湖再無前年明教。

有的,隻有日月教。

楊逍鬆了一口氣,雖然三年前張無忌和趙敏答應張清明接任教主,可不到這一刻,他的心還是放不下。

楊逍很清楚,自己已經是風燭殘年,時日不多。明教更是內憂外患,百廢待興。

外有朝廷勢力欲將其剿滅,內部更是人才凋敝,無扛鼎之人,千年明教隨時有滅教的可能。

現在有張清明在,就大不一樣了。

且不張清明自幼跟得張無忌和趙敏,習得上乘武功和處世之道,是教主不二人選。

張清明成為教主之後,中原武林的峨眉和武當定會力挺,有了這些助力,明教方能再度中興。至於易幟為日月教,楊逍倒不介意。隻要這團聖火能熊熊燃燒下去,名字什麼都不算要事。

觀禮席上的張無忌,看著張清明接任教主,不由地想到四十年前自己接任明教教主情形,一時間,百感交集。

他清楚,在時代更替的洪流中,十五歲的張清明尚且稚嫩的肩上便要擔起日月教這一千斤重擔,這份重擔,並不比自己四十年前要輕。

慶幸的是,與自己當年相比,自己的兒子有武功絕頂的父親,智慧超人的母親,張綠柳那樣的姐姐……

這些親人在,自己的兒子會少走很多彎路。

而十五歲的自己,卻已父母雙亡,隻能與白猿為伴。

……

在眾人簇擁下,張清明緩步走到大殿正中,教主之位處,回身朗聲道:

“眾日月教弟子,清明不才,承上任楊逍教主信任,束發之年,成為日月教第一人教主,可謂任重道遠。

從今日起,千年明教正式易幟為日月教,教名雖變,崇尚光明的教義不變,明教兄弟之情不變。

為使日月教得以千秋萬代,從張清明擔任第一任日月教教主起,日月教隻問江湖,不問朝野。隻做江湖人,不問朝野事。”

“千秋萬代,一統江湖……”

“千秋萬代,一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