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這一設計,效果果然出來了,龍仁海對華君秋非常不滿,或者龍仁海被幾十個披麻戴孝的人圍著哭鬧搞的心裏很不爽,於是就更加的討厭華君秋這個罪魁禍首,況且那一家鬧事的人的也有理有據,就是大王縣交通局有行政瑕疵他們才來圍攻縣政府的。
為了不讓事情鬧大,為了消除影響,後來的事情就非常簡單,華君秋被撤職,李光明成了交通局的局長,然後李光明以新任交通局長的身份到南墁市那一家人那裏做工作,賠付了錢,簽了事故備忘錄,完事大吉。
龍仁海不想參與什麼鬥爭之中,他最近一直在謀求離開大王縣,就像當初的麥正浩一樣,龍仁海不想多事,但是他杵在那個位置上,事情到了必須由一把手拍板的那一步,他不表態都不行。
龍仁海心裏非常清楚趙文是在整周國棟,在整華君秋,但是周國棟這個夯貨自己不爭氣,授人以柄,那他怪得了誰?
再胡皎潔去查交通局的賬是縣委也同意的,胡皎潔在交通局出了事,難道不是給自己這個一把手臉上抹黑?
這他媽的華君秋!這狗日的周國棟!這兩人都是傻逼不帶冒煙的憨慫貨。
這次事件中,趙文還是最大的贏家,雖然他沒覺得自己贏了有什麼值得開心的,李光明兼任交通局局長,作為那一花盆砸腦袋的補償,胡皎潔成為縣裏新的常委一員。但是從頭到尾趙文都沒有出現過,總像是龍仁海在忙碌這件事。
趙文從沒有出現。但是好像無處不見他的影子。
趙文也考慮過找個機會將周國棟攆跑,不過再一細想,覺得不能那樣做,攆走了周國棟,大王難道真的就太平無事了?
有利益就有爭執,生活中的矛盾從來都是層出不窮的,總不能誰惹事就將誰一棍子打死,那樣人一輩子要打死多少自己看著不順眼的宵鼠輩?
趙文覺得留下周國棟。也有些用處:周國棟在自己所知的大王縣對自己不滿的人中,級別是最大的,有周國棟這個副書記在那裏杵著,物以類聚,下麵總是有人要向周國棟靠攏的,那樣,自己隻要盯緊了周國棟。就能控製一大片的異己分子。
還有一個原因,麥正浩雖然走了,但是自己和朔壩市市長李西田已經生下了嫌隙,暫時趙文還不清楚大王縣誰和李西田關係走得近些,也就是李西田的勢力可能還沒有融進大王縣,李西田在大王縣還沒有樹立起他的代言人。
大王以前根本就引不起上級哪位領導的注意——因為太窮了。人家都沒興趣搭理你——但是今後誰和李西田黏糊到一起,就不定了,如果是周國棟,那沒什麼,周國棟這個人的能力和眼光局限了他的本事就那麼一丁點。他就是興風作浪,也是一個池塘裏的泥鰍。浪花翻不了多大,大王縣如今的縣委常委正好飽和,要是這會將周國棟攆跑了就會留下空位置,誰也不能保證李西田會不會從外麵給大王送來一個智謀高超的人物,那樣就有些費勁了。
所以,趙文在製造、保持一種平衡。
此一時彼一時,剛來大王縣那會,製造麻煩的是趙文,而此時,想要息事寧人的,也是趙文。
關於果琳所的實驗學幾位受傷學生家長要控告學校監管不力,造成學生受傷的事情,趙文請教了幾位法律專家,大家基本上的意見都是相同的,那就是這件事裏學校方麵沒有什麼過錯,家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至於打官司,他們勝訴的機會,幾乎沒有,不過有一條,家長們的目的,也許就是隻限於想讓學校再給賠付一些錢罷了。
趙文知道,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的,家長們的身後也許就有人在煽風點火,他考慮很久,還是將自己的意思告訴了龍仁海。
龍仁海這會隻有一個心思,那就是保持大王的平穩、平安,讓大王的一切都風平浪靜,不管是誰,都不要再多事了。
趙文很強勢,龍仁海自己明白,可是大王縣的其他人卻怎麼都看不清楚這一點呢?
龍仁海總是在心裏罵大王一些幹部都是豬腦子,罵完了就坐在那裏泡杯熱茶,心裏悠然的陶醉於世人皆醉吾獨醒的境界中:趙文招商引資,在大王搞的藥廠、民俗表演和明代古宅,還有那個什麼李元昊的皇帝印吸引來了不少人參觀,好,隻要能搞活經濟,自己就大力支持,雙手支持。
難道出了成績,趙文會一個人全攬下?那些都是趙文的功勞?大王縣是大王人的,不是趙文的私人領地,任何工作都需要黨的領導,自己不正是縣委一把手,就算是趙文到時候吃了肉,自己喝口湯,在大王縣境內論資排輩的,也輪到自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