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英魂回家(1 / 2)

薑國安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著自己的父親,但一直都沒有找到。

薑家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找到爺爺薑重晚的下落,還有他一直沒有寄回來的家書。

“如果父親還在世,一定會很高興的!我奶奶在天之靈也會很欣慰……”薑遠山泣不成聲,“爺爺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影響了我們的後代。我的兒子,和妹妹的兒子,如今都參了軍。他們都說……他們要像爺爺一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戰士,把這種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下去……”

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是這種精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鑄就了我們“最可愛的人”。以國之名,尊崇烈士,銘記曆史,是對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犧牲的英烈的深情禮讚,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根脈的守護與延續。

盡管大家全都能夠理解薑遠山的感情,但或許,跟薑遠山擁有同樣心情的林鴻雁,最能夠感同身受。

其實,能夠找到自己的烈士親屬,是最欣慰的事,但若能夠讓烈士回到故土,回到祖國,回到家人的身邊,才是圓滿。

“英魂回家”誌願者團隊,和薑遠山,以及那些犧牲在朝鮮的抗美援朝誌願軍烈士家屬們,一致的心願,就是盼望著烈士們的遺體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到家人們的身邊。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烈士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和驕傲,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造就了誌願軍中無數英雄和無名烈士,他們都應該受到國家的褒揚和人民的緬懷。

劉曉兵、陳四平、林鴻雁和宋沐瑤離開金城誌願軍烈士陵園之後,又踏上了旅程。

這一次他們來到的是與平壤接壤的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

檜倉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位於平壤以東約100公裏的山區,坐落在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一個150米高的山腰上,陵園四周群山起伏,蒼鬆翠柏環繞,山下溪水潺潺。所有墓旁,都種有一株當年從中國移植的東北黑鬆。

檜倉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是在朝誌願軍烈士陵園的代表,也是中朝友誼的象征。陵園占地麵積約9萬平方米,由下至上分三層景觀,每一層均以塑像、碑文、浮雕、繪畫等藝術形式,展現中國人民誌願軍的英勇形象。在第三層的墓地裏,134名烈士長眠於此。除3名無名烈士外,每一個墳塚前都立有石碑。陵園大門上用中朝文書寫“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大門至陵園第一層陵道為240級台階,象征著240萬中國人民誌願軍將士。

劉曉兵等人,用直播的形式,與網友們隔空在檜倉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陵園舉辦了祭奠烈士的活動,為烈士們,獻上了花圈,以及祖國人民的問候與懷念。

而在此之後,他們又依次前往雲山誌願軍烈士陵園、長津湖誌願軍烈士陵園、開城誌願軍烈士陵園、上甘嶺誌願軍烈士陵園等諸多烈士陵園祭掃,最後帶著滿心的感動,和一串長長的誌願軍烈士名單,以及沒有找到林爺爺的遺憾,踏上了回國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