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
這來人,庭飽滿,目光湛然,國字臉,肩膀寬厚,身材健碩,明明看上去,隻有二十多歲,卻自有一股中年人的沉穩。
僅僅站在那裏,就有一股堂皇的貴氣,以及不怒自威的氣勢。
“主上!”
這中年人見到此青年,卻是深深一揖拜下。
“方伯,你是我長輩,不必多禮,喊我一聲‘定坤’即可。”
“豈敢?無有規矩,不成方圓。”
被稱作‘方伯’的中年人,卻是堅持言道。
“那便依你吧!你叫你的‘主上’,我叫我的‘方伯’,咱們各論各的。”
這名為‘定坤’的青年,目中閃過一縷精光,麵上卻是無奈地歎了口氣,雙手虛托,真氣湧動間,將方姓中年人抬起。
“多謝主上。近些年,主上的功力,卻是愈發精深了。”
這中年人讚歎道,語氣中,明顯可見一縷欣慰。
卻:
那名為‘定坤’的青年,明顯是仇冷背後組織——‘歃血盟’的首領,為何卻會對這個聯絡點的‘方姓中年人’,如此客氣?
這‘方姓中年人’,又何德何能,敢應下‘方伯’之稱,並且,對那青年流露出欣慰之色?
這卻要從‘歃血盟’來曆起。
‘歃血盟’還有一個名字,或者,它的前身,叫作‘複武會’。
沒錯!
杜放歌曾經所猜不假,仇冷身後的組織,正是前朝餘孽——武朝,殘餘複國勢力。
而‘君’之一姓,則是前朝的皇姓。
縱然武朝覆滅,它的殘餘,也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這也是二十年前,君望刺殺‘虞明皇’時,能糾集那麼多‘武功高強的死士’協同之原因。
言歸正傳。
這青年,正是‘君望’的兒子,名曰:君定坤——顧名思義,取得是‘平定乾坤’之意,其誌可見一斑。
而這方姓中年人,名叫方行,當年就曾跟隨君望。
至於,他二十年前,為何沒有參與‘刺皇之事’。
乃是因為:當年,‘複武會’中,出現了內奸,但凡有一絲懷疑的,全部都被排除在了計劃之外。
而方行,因為年輕,沒有經過‘時間考驗’,再者當年武功不高,就沒能參與進去。
之後。
君望成功刺皇,但帶去的骨幹,也死傷殆盡,‘複武會’中,人才凋零,內奸上位。
這才造成,君望刺皇之後,被追殺三萬裏,從虞國都城盛京,一路逃竄到了這邊陲西寧城,最終重傷身隕。
那風雨飄搖之時,也多虧了君自在的母親,重整‘複武會’,更名‘歃血盟’,為排除內奸,將但凡有一絲嫌疑之人,盡數外派。
方行也在其中,自請到了西寧城,隻為尋找君望屍骨。
再之後,內奸暴露,其它人洗脫嫌疑,被重新啟用,唯獨方行,一直留守在西寧城,並言‘不尋得主公屍骨,誓不離西寧城’。
其昭昭忠心,日月可鑒。
這才有了,如今的君定坤,對方行如此客氣的一幕。
……
“方伯,你看那之前的仇冷如何?”
君定坤問道。
“主上這是考我哪!”
方行著,將仇冷進來的言行舉止,細細回想起過一遍,這才斟酌開口:“我觀其行止,可以判定,此人大體沒有謊。”
“不過,涉及司馬虓之處,有些許含糊……”
他咂了咂嘴,又道:“我知仇冷此人的性子,冷漠無情,唯我唯私。故以,依我所測,那司馬虓之死,即使和此人無關,但他一個‘見死不救’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不過,若真如仇冷所,那位蘇真人如此厲害,不可力敵,他惜身而逃,倒也無甚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