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南。
揚州城外的柳林道,草青木秀,百花初放,正是一年好春光。官道邊矗立著一座古舊木橋,站在橋頭可以一覽這江南美景。
此刻,隻見一位白衣少年,麵色清秀,英俊挺拔。右手持一把折扇,左手提著一壺酒。正在那木橋之上,邊喝酒邊賞景,口中還念念有聲,吟詩作道:
煙紅柳綠半盞酒,玉麵桃花幾多羞。
誰人見識刀劍笑,不似風雲泯千愁。
駕..駕..駕,突然一陣馬蹄聲響起。一輛烏篷馬車正由遠及近,朝木橋方向飛速駛來。少年依舊沉靜在美酒美景之中,仿似並未察覺有什麼響動。
馬蹄聲越來越近,趕車的是一個穿著紅袍的光頭胡子大漢,大漢手裏還握著一根長鞭,隻聽的長鞭啪啪作響,甩在地上激起陣陣塵浪。
馬車越來越近,胡子大漢,看到白衣少年。揚鞭大喝道:“臭秀才,閃開,快閃開!”少年好像沒有聽到有人喊他一樣,絲毫未動。
紅衣大漢也急了,飛出長鞭,想把少年逼退。隻見少年,隻是輕輕一笑,不慌不忙,折扇一揚。隻聽褐馬長嘶一聲,受了驚嚇,高高躍起,把紅衣大漢和馬車向道邊甩去。
眼看馬車側倒之際,一位灰衣老者突然從馬車窗戶中,騰空而出,穩穩的落在地上,紅衣大漢爬將起來怒喝道:“找死嗎?狗東西!”同時撿起長鞭,正要向白衣少年襲去。這時灰衣老者伸手攔住了紅衣大漢,走上前去,拱手道:“在下鐵劍派長老丁萬秋,不知小英雄有何貴幹,攔我去路。”
白衣少年這時才回過頭,嗬嗬一笑,謙卑道:“原來是丁老前輩,失敬失敬。小生奉家師之命,去飛鶴山莊獻上一份壽禮,隻因走的匆忙,忘帶禮品,特向丁老前輩借個東西,望前輩成全。”
丁萬秋撣了撣袖子說道:“老朽此去,也是去飛鶴山莊,恭祝龍莊主的六十大壽。老朽此行帶的也不過幾棵山竹,野參。小英雄不嫌棄可以拿去一些便可。”
白衣少年頓了頓,說道:“小生倒是無妨,隻是家師出門叮囑,一定要備重禮。你說這些東西還是輕了些,前輩背著的鐵劍倒是有幾分分量。”
丁萬秋目測著眼前少年,暗道:“此少年並非等閑之輩,剛才出手的內力,明顯在自己之上,還是大事化小為好。
於是,丁萬秋笑笑說道:“此劍雖然是鐵劍門的守門利器。少俠如若不棄,也可一並拿去。”丁萬秋,旁邊的紅衣大漢這時不幹了,嚷嚷道:“師叔,這等狂妄小子,怕他作甚,看我楚颺今天劈了他。”
說完,紅衣大漢從馬車上抽出一柄鋼劍,就向白衣少年迎麵刺來。白衣少年輕笑道:“自不量力”說完輕輕的伸出兩根細弱的手指,這柄鋼劍少說十斤重,帶著風聲,剛猛有力。這兩根細弱的手指,還不被削成肉泥。
眼見鋼劍就要削到手指,但是忽然間劍頭好像就被大磁鐵吸住了一樣,手指夾住劍頭,動彈不得。紅衣大漢,體格雄壯,這一劍少說也有百斤之力。但是就這兩根柔弱手指,紅衣大漢,使出吃奶的勁,想抽回劍身,也未能動彈分毫。
白衣少年,看紅衣大漢憋紅了臉。輕輕一抬手,紅衣大漢,就朝後摔了一個大踉蹌。丁萬秋出手扶住紅衣大漢,說道:“楚颺莫要逞能,少俠,想要什麼盡管拿去,還望留出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