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器佛像鑒定在古董行裏那是專項,胡鈺雖然並不擅長,但是不等於他連物件都分不清。這種連普通人都知道的典故他自然是耳熟能詳,因此順口拿來擠兌師弟。
“嘿嘿……那是你的看法,在我眼裏它就是個金飯碗。金飯碗知道吧?老百姓稱衣食無憂的生活叫找到金飯碗了。”李誌才不在意師兄說什麼,反正這裏麵的秘密打死都不能告訴他。
胡鈺見李誌不想告訴自己,他也興趣索然的說道:“不告訴我是吧?就你那破飯碗我都懶得看。算了,大熱的天我還是回去睡覺吧,養足了精神明天去公盤發財。”胡鈺悻悻的離開,這鬼地方實在太熱,開著空調都熱的受不了。
等胡鈺走後,李誌抱著鎏金缽盂看了半天,才戀戀不舍得把它放好。這東西得虧自己有雙不亞於碳十四般的眼睛,好好地寶貝被這層鎏金遮擋,連白菜價都不如。李誌雖然想不明白前人為什麼畫蛇添足的在這上麵鎏金,掩蓋它的本來麵目,但是他卻知道,隻要去掉這層俗的掉渣的鎏金,這件缽盂也是件難尋的佛門至寶。
李誌可不敢現在就剝離鎏金恢複金缽的本來麵貌,攤主出具的發票上寫的很清楚,鎏金木質金缽工藝品一個,如果現在就恢複它的原貌,到時候肯定出不了海關。
第二天早上,連續睡了十幾個小時的李誌起了個大早。,還沒等他打電話叫醒胡鈺,門外便傳來胡鈺敲門聲。“李誌,開門吃飯了。今天我們早點走,到了公盤還要排隊辦手續那。”
通知胡德前來接人,他們匆匆的填飽了肚子,便拿著昨天購買的記事本直奔公盤現場。這辦法還是上次大少爺吳鑫想出來的,在上麵記下看好的毛料編號,方便斟酌投標。
按照老規矩辦完手續,等他們被放進公盤現場的時候李誌被滿地的毛料嚇了一跳。都說翡翠原材料緊缺,但是公盤上擺出來的毛料,明顯比上次的多出了很多。
但是等李誌仔細的看過幾塊毛料之後,便明白了毛料如此之多的原因。這次的毛料數量雖然巨大,但是質量明顯沒有上次的好。李誌的推斷並不是空穴來風,眼前幾塊毛料的皮殼特征,明顯不符合十大名坑的標準。
“師兄,這些毛料好像不是老坑那邊的?我勒個去,難道十大名坑真的沒有毛料可采了?居然用其他地方的料子以次充好?”李誌有點疑惑,在他的想象中,公盤應該隻出售十大名坑的老料子才對。
“你那不是廢話嗎,這上麵寫的很明白。因為它們是新坑的料子,所以起拍價都比十大名坑的料子低。”胡鈺白了李誌一眼,指了指一排毛料頭上豎著的大牌子。
人真要是出名了,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利益。有些時候出名帶來的是無數的麻煩。李誌和胡鈺往毛料區這麼一站,便有許多陌生的麵孔湊上來打招呼:“李先生您來了,上次開盤的時候,我就在您旁邊,難道您不記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