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異國民俗(1 / 2)

在騰衝盤桓了幾天,李誌也在賭石一條街收購了一車石頭。原來半下午就能挑選一車,隨著資源的減少,他用了三天時間才收集了一車。而且這一車石頭也是良莠不齊,就連以前李誌不屑一顧的豆青種都被囊括其中。

好不容易收集到一車石頭後,李誌請他的老主顧宋師傅幫忙托運回維市。剛剛辦好這些,他也接到胡鈺手續辦好的電話,李誌隻好轉道北京,從那裏搭乘飛往緬甸的班機。

到達仰光後,胡鈺立即聯係上次來仰光時的出租司機胡德,他們可不想在這麼熱的天氣下去擠那種破的不能再破的大巴。胡德的車雖然也不見得有多好,但是好歹上麵還有個能工作的空調,多少能解點酷暑。

胡德把兩人送到上次他們住過的酒店,接過李誌多給的兩百元大鈔,才笑嗬嗬的對兩人承諾:“兩位老板是來參加公盤的吧?你們放心,在這期間隻要你們有需要,我老胡保證隨叫隨到!”

安排好房間之後,李誌先洗了個澡衝掉一身的臭汗,才給婉兒打了個電話,告訴她自己平安的到達仰光。聊了一會之後,婉兒好像有什麼事情,匆忙的就掛斷了電話。李誌也舒舒服服的鑽進被窩,狠狠地補了一覺。

11月中旬的仰光,熱的實在像火爐一樣。等李誌睡醒之後,才給胡鈺打了個電話,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借著落日的餘暉出去看看仰光的風光。

上次兩人來的時候,李誌根本就沒有領略仰光民俗的興趣,一來那時候是仰光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二來李誌那時和現在的心情不一樣,那會兒他隻想悶頭發財,根本就沒有現在的情趣。

在仰光走動其實和在國內差不多少,這裏的人雖然說什麼語言的都有,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會說漢語。而且仰光這地方漢人移居的比較多,大街上隨處可見國內很有名氣的小吃。

兩人在路邊的小攤上隨便要了些看起來比較像中國菜的食物,喝著溫熱的啤酒和老板攀談了起來。一番攀談下來才知道,這人祖上是到緬甸淘金的浙江人,因為這邊的風俗,再加上他祖上好色,所以就娶了幾房老婆,在這裏定居下來。

當他聽說兩人是來參加公盤的時候,老板心有餘悸的勸說他們放棄。原來這位中年大叔以前也是小有積蓄的老板級人物,隻因為前幾年迷戀上了賭石,所以才落到街頭擺攤的地步。

他也像許多本地人一樣有兩個老婆,但他卻沒有像本地人一樣在家裏看孩子做飯讓老婆出門賺錢,靠著自己的手藝弄起了這個小吃攤,雖然沒有多少收入,但是也能養家糊口。

至此李誌才真的相信仰光這地方真有一夫多妻的事情,因為這裏對人口管理並不嚴格,所以許多想要移居緬甸的人隻要在寺廟裏當上一段時間的和尚,便算是合法的緬甸居民。

這地方本來就是多民族混居,根本就沒有那些發達國家的民族歧視之類的說法,再加上寺廟裏的和尚並不是終身製,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所以佛教文化在這裏也特別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