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鈞瓷(2 / 2)

鈞窯,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屬於北方青瓷係。鈞瓷多姿多彩的瓷器,是靠乳光藍釉釉中的液滴狀分散相對短波藍光的散射作用而呈色的。

在燒製過程中巧妙地利用氧化銅的作用,通過燒製過程中氧化焰和還原焰的相互轉化,使傳統高溫色釉由單一的青瓷發展為五色的多彩釉。

鈞瓷著名的釉色有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丁香紫、海棠紅、朱砂紅、雞血紅、玫瑰紅、胭脂紅、火焰紅、天青、蛋青、梅子青、天藍、海藍、月白、魚肚白等色彩,其中以朱砂紅為貴。

鈞瓷的窯變花釉,色彩豐富,釉層晶瑩,釉中紅裏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紅,五彩爭豔,輝映競芳,再配以端莊、古樸、大氣的器型。使鈞窯瓷器受到世人的珍視,並進入名窯行列之中。

鈞窯始於唐興盛於宋,在北宋時達到鼎盛。由於北宋時戰火不斷,金人入侵後宋滅元興,一個帝國的隕落與另一個帝國的興盛交替,導致匠人逃離,鈞瓷消聲匿跡。

由於戰火不斷,瓷器不易保存,鈞窯出品的大量精美瓷器大多數毀於戰火,能保存下來的物價寥寥無幾。而後世多以收藏鈞窯的碎瓷為榮,雖然沒有傳言中“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說的那麼誇張,但是足能體現出人們對鈞瓷的喜愛和著迷。

在李誌查看瓷片的時候,李棟係統的為他解釋了一下鈞窯的興盛與衰敗,並指出了史料有記載的多種瓷器顏色。

當然,後世也有鈞窯瓷器燒造,宋、金、元時期鈞窯產量最大的是碗、盤、洗、罐、瓶、爐、枕等生活用品,釉色以帶乳光的天藍居多,部分飾有紅或紫紅色斑塊,少見通體玫瑰紫和海棠紅器物,多為民窯產品,工藝和器型不如以前燒造的美觀。

李誌不住的點頭,他雖然也學過瓷器鑒定,但是對鈞窯了解的就沒有李師傅這麼細這麼全。“李師傅,鈞窯的鑒定,有沒有什麼訣竅?”

“鑒定方麵無非是辯真偽、斷時代、定窯口、四是估價值。鑒定中看胎質、造型、工藝、釉色、底足等幾個方麵。”李棟解釋鑒定方麵的知識,搬出一大堆可以區別真偽的招數。

“我打個比如,看胎,因為鈞窯是使用還原焰燒造的,沒有釉質的胎質,在燒造後會變成醬黃色。看釉色,唐代多是黑釉藍斑,宋代的多紫紅花釉,宋元兩代的是天青、天藍、月白釉等規律。”

李棟喝了口茶,平靜了一下略顯激動地情緒繼續說道:“比如鈞窯的瓷器造型,明代以前的成品中,多為生活用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還有,鈞窯的產品多為手工製作,即使是同一個工匠的作品,也各有特點,從不雷同。”

一上午的時間匆匆而過,等李棟說完之後,李誌才接口說道:“李師傅,您講的太好了,這不知不覺的就到了中午,我們還是出去吃點飯休息一下,您再繼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