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難免有時候也會一葉障目,畢竟信息不對等的問題,饒是在互聯網時代依舊無處不在。
而回歸到電影本身,單純從電影角度上來看,《戰狼2》或許不算是什麼上乘之作,哪怕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是效仿西方推崇的個人英雄主義,打造出一個華夏版本這種思路,也確實是乏善可陳。
雖說師夷長技以製夷這一說法廣為流傳,但是曆史也告訴了我們結果,這種做法所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
隻不過在開辟道路上,總有人要當先行者,也免不了有人會誤入歧途,先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才能夠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飯要一口一口吃,而路自然也要一步一步走才行,這興許也是這部電影為什麼會發揮出超越電影本身作用的一大原因吧。
至於麵對漫天輿論呈現近乎一麵倒的趨勢,周東升內心卻絲毫不慌,反而十分淡定的給自己衝一壺茶,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吧!
……
隨著時間來到周末,盡管互聯網上的漫天輿論,都是對《戰狼2》的差評,但是現實世界雖然跟互聯網是一線之隔,但是卻完全是兩個世界。
現實才是絕大多數人生活的重心,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將關注點都放到網絡之上的。
而難得周末放假,又正值暑假,不少家長正好有空可以陪一陪自家孩子,而帶孩子去看電影對於不少家長而言,恰好是一個經濟又實惠的選項。
除此之外,周末本就是屬於觀影高峰期,甭管是約會也好,亦或者是跟朋友一起,看電影都是不少人的首選,一張電影票就能夠獲得逃離現實的短暫體驗,確實是物超所值。
而當走進電影院,麵對琳琅滿目的暑假檔片單,絕大多數觀眾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出選擇。
而事實上,有時候成功除了集齊“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大要素之外,也得感謝同行的襯托。
2017年上半年國產電影的萎靡不振,實際上也一直持續到了暑假檔,而縱觀同期作品,有同為主打主旋律大片的《建軍大業》,也有永不缺席的喜劇。
更有《繡春刀》和著名改編的《悟空傳》等一係列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都已經上映超過了10天,雖然還在院線之上,但基本都度過了自己受眾的爆發期。
而後續的口碑發酵階段,表現基本也都是平平無奇,自然很難吸引到除自己受眾之外的觀眾,於是隨著暑假過半,院線之中也出現了一個青黃不接的真空期。
《戰狼2》的出現,無疑很好的填補了這個空缺,一部新鮮作品的上映,也給了不少觀眾走進電影院的理由。
再加上這個周末,正好是《戰狼2》上映的第一個周末,其電影本身的受眾群體還未消耗殆盡,一時間影院之中也是一片熱火朝天,大家都不約而同選擇了這部電影。
以至於原本搖擺不定,單純想要看個電影卻不知道看哪部的觀眾,在從眾心理作祟下,下意識也會跟著買張票看一看。這就跟在餐館排隊,原本你還在糾結吃什麼,但是前頭說出來的菜名聽起來就很好吃,你也會想著要不咱也嚐一嚐?
於是,在多方因素作用之下,《戰狼2》的上座率可謂空前高漲,在同檔期作品中可謂一騎絕塵,場均人數甚至超過了70人!
院線和影院方一看這上座率,哪裏還坐得住呀,畢竟誰又會跟錢過不去呢?
說白了院線和影院就是一個賣片的,哪個片好賣,自然就會主打這個片,並且將這部片的宣傳物料都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之上。
不光能夠提高銷量,還能反過來找個名義,跟製作方要點宣傳費用啥的,屬於是兩頭通吃,更別提還有其他創收手段……
而對於有淡季旺季之分的市場來說,如何充分利用旺季提高利潤,分攤淡季成本,自然也是院線和影院的主要考量因素。
如此這般,一個良性循環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當然,光有良性循環還不夠,自然還需要一股至關重要的外力來推動這一循環。
也是所有電影最為看重的,那就是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