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拚夕夕拿下1億用戶的消息不脛而走,宛如一陣狂風席卷了整個電商賽道,吹響了挑戰者的號角。
作為一個擁有著13萬萬同胞的國度,1億用戶雖然“僅僅”占到了十三分之一的比例,雖然很高,但似乎也沒有達到很誇張的地步。
但是如果換一種角度來看的話,自然就能看出這個數字的含金量,根據相關部門發布的第三十八次《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之中的數據顯示。
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0億!意味著全國總人口超過一半以上,成為了互聯網用戶,而在過去的上半年之中,互聯網用戶增長數量高達2132萬人!
其中,移動互聯網用戶占據了極高的比例,數量已經達到6.56億,較2015年底增加3656萬人。網民手機上網使用率為92.5%!
文字或許會騙人,但是數據不會,從這一部分實打實的數據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已經在互聯網之中占據了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
同時,智能手機成為上網的主要工具,占據主要地位的這個曆史大勢,已然成為了現實,大勢已成,曆史的滾滾車輪不可逆。
結合這一份新鮮出爐的數據去看,自然就更能意識到拚夕夕這1億用戶的含金量了,作為紮根於智能手機端,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平台的新電商玩家。
僅僅不過一年時間,就已經拿下了移動互聯網之中將近六分之一的用戶,這種瘋狂奔跑的速度,哪怕是諸如阿裏和京東這樣的老牌電商玩家,都不由感到不寒而栗。
尤其是在此之前,他們甚至沒有多加注意到,這一條電商傳統賽道之中,何時出現了一位如此凶猛的競爭對手。
仿佛隻是在一個無人問津的黑暗角落裏,突然間就走出了一頭龐然大物,而在此之前,他們對於這個競爭對手都一無所知!
恐懼源於未知,拚夕夕這麼一展露鋒芒,電商賽道仿佛響起了“狼來了”的呼聲,幾個老牌電商公司都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準備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對手。
如今已經坐擁1億用戶的拚夕夕,顯然是羽翼漸豐,再想什麼把危險扼殺在搖籃裏這種想法,自然是太過於天真了。
但是研究拚夕夕崛起的模式,做一些針對性的策略調整,顯然是更加合理的應對之計。
當然,這隻是發生在電商賽道上的震動,資本圈內顯然是對於這一筆針對新電商玩家1.5億美刀融資的重磅消息更加感興趣。
顯然,自打2015年股災之後,短暫的投資寒冬早已經在不知不覺過去,急不可耐的資本萌芽再次冒出頭來,共享單車帶來的熱潮,或許就是最具代表的表現。
隨著一眾資本機構的深挖,拚夕夕那些擺在明麵上本就毫無遮掩的消息,自然是十分容易就讓人一覽無遺,畢竟這世上也沒有什麼不透風的牆。
然而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拚夕夕背後的豪華資本陣容,無論是段勇平段老,還是四位一體的一眾投資人,都足以顯現出拚夕夕豪華的資本底蘊。
光是從這份家底來看,拚夕夕的成績固然璀璨,但似乎也有種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能得到這麼多大老的助力,足以看出黃錚這位創始人的不簡單。
其中,段老早年與巴菲特會晤,帶在身邊那位年輕人是黃錚的消息,自然也隨之水落石出,一時間,“段老門徒”的說法自然是理所當然按在了黃錚的頭上。
而憑借著拚夕夕如今取得的成績,能夠爭取到騰達的融資自然也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
畢竟這些年來,騰達在電商賽道上屢屢碰壁,求而不得的結果可謂是人盡皆知,那無往不利的社交殺手鐧,似乎唯獨對這電商賽道失效。
對此,大家隻能夠將其理解為“一山不容二虎”,正如阿裏做不成社交一樣,騰達做不成電商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此,騰達隻能夠退而求其次,針對京東這位屈居於阿裏之下的電商玩家進行了戰略投資,並且不斷深化兩家的合作。
甚至推出了強強聯手的騰京計劃,想要敢為天下先的創造全球範圍內都沒有的社交和電商聯手的先例。
隻是沒有想到,財大氣粗的騰達沒有滿足於京東這一家投資,梅開二度的準備再次扶植一位電商新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