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宇宙的盡頭是什麼,那想必很多人對此都能夠發表幾句高見,畢竟這是一個短時間內都不會有答案的空泛話題,足以容納下千奇百怪的觀點。
但是互聯網創業的盡頭,卻在一段時間內都指向了同一個答案,那就是造車!
而造車天然的門檻就擺在那裏,注定唯有頂尖大佬才有資格染指,畢竟是動輒百億起步的項目,並且無論從哪一方麵來看,都很有可能是一個回報遙遙無期的無底洞。
百億興許隻是滿足了起步需要,天知道需要投入多少資本才能夠實現這個堪稱偉大的夢想呢?
從這一點上看,敢於打響造車第一槍,率先踏足這一片造車藍海的大佬,絕對稱得上是實至名歸的勇者。
當然,也有可能是騙子,譬如早在2014年就高調宣布啟動超級汽車計劃的樂士,打響了一起“為夢想窒息”的第一槍。
直接摘得全球首家宣布造車的互聯網企業桂冠,一時間可謂是風頭無兩,而超級汽車這個項目也一時間成為了投資圈裏風口浪尖上的香餑餑。
不光是雲集了一些資本雄厚的老牌資本機構,同時也不乏一些成名多年的明星資本參與,其中最為耀眼的或許就是老謀子,還有黃教主等人了。
而目前已經將近2年時間過去了,樂士超級汽車向外公布的消息不在少數,甚至一個比一個重磅,讓一眾投資人仿佛看到了一輛汽車從無到有誕生的全過程一般。
然而雷聲大雨點小,雖然宣布的消息一個比一個好看,但是真材實料的東西卻遲遲都沒有拿出來,隻是現在不少人還沒有發覺這個問題罷了。
再美好的泡沫,總有破碎的那一刻,而泡沫一旦破碎,過往的一切也就化為夢幻泡影,隨風消逝……
而當李彬問周東升對新能源未來的看法時,眼前這位中年男子的身份自然而然就呼之欲出了。
因為樂士是全球首個宣布造車的互聯網公司,拔得頭籌加上名氣加成,在慣性思維之下,大眾認知裏自然將樂士當成第一個吃螃蟹的勇者。
而實際上,在同一時刻還有一家著力於電動汽車研發的品牌成立,幾乎是跟樂士並駕齊驅的兩架馬車之一。
隻是明顯在嘩眾取寵這一塊,窒息公更勝一籌,以至於哪怕同一時間成立,聲勢上跟前者卻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這個品牌自然就是尉來,而坐在周東升麵前的,自然就會是創始人李彬了。
相比起窒息公的一係列雷聲大雨點小的營銷手段,李彬顯然是更加務實的大佬,一直在穩步推進著尉來電動汽車的研發工作。
這時候,周東升突然升起一絲明悟,這不就是摩拜單車的模式嗎?或者準確的說,作為膜拜的天使投資人,其行事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胡維維。
雖然說能造車的不一定都是大佬,也有可能是騙子,但是坐在周東升眼前這一位顯然是當之無愧的大佬。
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周東升的心思也不由活絡了起來,一個跟新能源發展息息相關的詞彙頓時從他腦海中迸發而出。
“碳中和”!
這個國家層麵上的問題,卻恰恰是推動著新能源發展至關重要的助力,無論是政策鼓勵還是資源傾斜,都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新能源的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