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鋪墊之後,胡維維單刀直入,直奔主題,“而懷揣著這樣的想法,我組建了摩拜單車團隊,經過我們一年多的研發和打磨,最終亮相的這一款摩拜單車,就是我們交出的答卷……”
與此同時,一輛銀橘相間的摩拜單車早已經擺在了台上,隨著胡維維的介紹,大家的焦點也隨之集中到單車身上。
胡維維老調重彈,著重強調了摩拜單車身上的幾大極具科技含量的亮點,借助著直播平台和媒體的鏡頭,向一些沒有了解過的觀眾進行了一輪科普。
說完後,胡維維話鋒一轉,“這麼一輛極具科技含量的單車,光是每輛單車的造價就超過了3000元,隻不過我們做了這麼多,當然不是為了將其拿出來售賣……”
“前麵我已經說過了,這是我們團隊送給城市的禮物,也是為廣大打工人解決‘最後一公裏’通勤難題的答案,我們將會源源不斷的製造單車投放到大街小巷之中……”
“屆時,大家隻需要花費半小時一塊錢的低廉價格,就可以短暫的享受片刻騎行的樂趣,隨時隨地,隨取隨用,用騎行改變城市!”
胡維維話語擲地有聲,不急不緩的將摩拜單車的理念詮釋而出,同時也宣布摩拜單車的正式麵世。
盡管小黃車已經占領了京城高校,並且向全國高校市場進發,但是著力於開發校園市場的決策,也讓小黃車的名聲在社會麵上並沒有得到大量傳播。
同時“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對於大眾而言,還是新穎且陌生的,因此當胡維維話一說完,絕大多數觀眾都難以理解背後的動機和目的……
花了這麼大的功夫和陣仗,就是將這些造價不菲的單車投放到街頭,並且提供低廉的租賃業務?
這跟景區裏租小船,租三人成行的單車有什麼區別呢?
雖然絕大多數網友都覺得,摩拜單車賣3000一輛同樣是吃力不討好,但多多少少或許還能賣個幾百輛回個血。
但是現在連賣都不帶賣的,直接租,還是以一個四舍五入等於不要錢的價格租賃,這要多久才可能回本呀?
怎麼看,這都是一筆賠本賺吆喝,甚至是血本無歸的虧本生意,對於這種事情……
觀眾隻能表示:幹得漂亮!這樣造福社會的傻子自然是越多越好,要不然他們哪裏有便宜可以占?
同時觀眾不由開始蠢蠢欲動,主動發彈幕詢問哪裏會有這種“免費”的單車可以騎,我一定要騎死這輛騷裏騷氣的小騷貨!
“目前,由於我們團隊的資金有限,還無法做到全社會麵的覆蓋,但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準備從申城出發,邁出摩拜單車的第一步……”
“屆時,大家隻需要用手機掃碼,繳納少量押金,就可以獲得使用摩拜單車的使用權,任意暢享騎行的樂趣……”
而這個時候,魔都的觀眾內心不由升起一股子優越感來,就衝著全國獨一無二,魔都僅此一份的稀缺屬性,說什麼咱也得走上街頭,去感受一下這輛單車的獨到之處。
再拍些照片和視頻發到網絡上炫耀炫耀,或許有人覺得一輛單車不值得炫耀,但如果這輛單車隻有魔都才有,那自然而然就擁有了炫耀的資本……
就像是旅遊到一個地方,必須要跟地標建築合影一個道理,要不然豈不是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