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天下為局(1 / 3)

明日藍天,青石古院,一人落子。

潔白的手指,在棋盤上放下一枚黑子,十一、十。

董卓字仲穎,狄道人,成長於西涼,因西涼是羌人所居之地,便於羌人十分要好。漢桓帝末年,董卓被授予羽林郎,後拜郎中,任涼州刺史。

破黃巾無功,朝議將治其罪,因賄賂十常侍幸免,以賄賂遂任顯官,統涼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

因十常侍亂政賣官,大將軍何進召董卓進京討伐十常侍,宮中動luan,途中在北芒山救下漢少帝,開始掌權,招呂布為義子,殺丁原。

為增大權勢,廢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而後,董卓怕各路諸侯以勤王為名討伐自己,決定斬草除根,手下李儒以鴆酒灌殺弘農王,甲士砍死何太後,之後擁立劉協登位,即漢獻帝。董卓自索太師之位,在宮中jianyin宮女,夜宿龍床,朝上打殺異己,隨意升降,縱容兵士橫行於市,jianyin婦女。

而後被十八路諸侯討伐,不敵,遷都於長安,臨走時,為聚集錢財,將洛陽富戶冤殺,搜刮家資,命呂布盜掘皇帝及後妃陵寢,軍士盜掘官民墳墓,為了不給諸侯留下都城,火燒洛陽,民居皇城盡燒成焦土。

李傕、郭汜盡驅洛陽之民數百萬口,前赴長安,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死於溝壑者,不可勝數,又縱軍士yin人妻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如有行得遲者,背後三千軍催督,手執白刃,於路殺人。

及長安後,為建立宮殿,又大興土木,搜刮民財,強怔民夫二十萬,宮殿建成後,又搜刮美女成百上千,蓋倉庫,屯積二十年糧食。自此越加驕橫,自號“尚父”,出入僭天子之儀仗,把持禁軍,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

董卓欺天罔上,殘暴不仁,司徒王允使美人計,令董卓與呂布父子反目,最後被呂布一戟刺死。王允將董卓屍身懸於鬧市,其屍肥大,百姓唾罵扔石者無數,將其擊打成百千快碎肉。

潔白的手指,放下一枚黑子,原黑子被移出棋盤外,黑子往右走了三步,十四、十。

呂布字奉先,並州五原郡九原縣人,少年勇武,弓馬嫻熟,其箭術百步穿楊。並州刺史的丁原欣賞呂布勇武,讓其擔任騎都尉,平常對他很是親近,後收呂布為義子,賜其方天畫戟。

丁原受何進征召,來洛陽誅殺十常侍,何進已為十常侍所殺,董卓強先入京掌握大權。

呂布受董卓赤兔馬,金銀財寶引誘,殺死義父丁原,成為董卓義子,授中郎將。

司徒王允使美人計,送貂蟬於呂布,呂布中計,與董卓互相猜疑。呂布受王允教唆誅殺董卓,升遷奮武將軍,進封溫侯。

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聽從謀士賈詡之言,散播謠言,聚兵十萬,反攻長安,呂布被其擊敗,棄了家小,隻數百騎逃離長安。

逃出武關,去投袁術,袁術怪呂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納,投袁紹收之,和呂布共破張燕於常山,呂布自以為得誌,傲慢袁紹手下將士,袁紹欲殺之,呂布又去投張楊,張楊納之。

時龐舒在長安城,私藏呂布妻小,送還呂布,被李傕、郭汜發現,遂斬龐舒,寫書與張楊,教殺呂布,呂布棄張楊,去投張邈。

潔白的手指,放下一枚白子,十六、四。

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人,人傳為孫武的後人,少年英雄,智勇過人。

破黃巾身先士卒,親冒箭石,攻下了宛城,朝廷任命為別部司馬。

張溫在美陽打敗北宮伯玉,蕩寇將軍周慎追擊,不聽孫堅斷糧之策,包圍榆中,反戰敗。

曾指董卓三條罪狀,建議殺之,太尉張溫未采取,後朝廷拜孫堅為議郎。

長沙人區星聚眾一萬多人,殺官反叛,攻城圍地,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孫堅用一個月平定叛亂,斬殺區星。

董卓廢帝,孫堅前來討賊,與華雄副將胡軫交戰,手下一將程普以矛刺死胡軫,初戰告捷,因袁術不發糧草,戰敗,將軍祖茂為護孫堅,與其交換盔甲,被華雄所殺。

董卓火燒洛陽,孫堅於宮中得傳國玉璽,

(是天命所歸,還是誠然可笑。)被袁紹知曉,竟指天發誓:“我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他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

(後來果然應驗,可見誓言不能亂發)與袁紹幾乎動刀兵,各路諸侯勸解,才兩方罷鬥。

後孫堅與劉表相鬥,使船在江中誘敵,一連三天,數十次靠岸,劉表手下將軍黃祖隻知射箭,孫堅得數十萬支箭,一次進攻,擊敗黃祖,而後中蒯良計策,箭石加身,腦漿迸流,人馬皆死於峴山之內,壽止三十七歲。

潔白的手指,放下一枚白子,原白子被移出棋盤外,十六、四。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少年英雄,好結交名士,舒縣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前去拜訪,兩人結為好友,歲同年。

其父孫堅死,屈身以事袁術,隱而待發,

擊敗廬江太守陸康,袁術無信並未將廬江郡給孫策。

以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三千,後擊敗揚州刺史劉繇,收服太史慈,再敗會稽太守王朗,破殺山賊嚴白虎,聚數萬人於會稽。

潔白的手指,放下一枚黑子,十六、十。

袁術,字公路,汝南郡汝陽縣人,司空袁逢嫡次子,出身於名門四世三公之家。

舉孝廉出身,累遷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十常侍之亂,與吳匡一起進攻皇宮,火燒皇宮,脅迫十常侍出逃。

董卓掌權,加袁術為後將軍,不受,逃往南陽,和孫堅聯手殺南陽太守張谘,與各諸侯一起征伐董卓,未有寸功。

與袁紹反目,進攻九江郡,殺死揚州刺史陳溫,自領揚州牧,奪取徐州廣陵,豫州沛國,割據淮南一方,擁兵十五萬之眾,身懷傳國玉璽。

潔白的手指,放下一枚黑子,十六、十三。

陶謙字恭祖,丹陽郡丹陽縣人,少年時遇蒼梧太守,以女相嫁,後被舉為茂才,任舒、盧二縣令,拜尚書郎,遷幽州刺史,被拜為議郎。

北宮伯玉和羌胡叛亂,陶謙為揚武都尉,與左車騎將軍皇甫嵩率軍討伐,將叛軍擊敗。

陶謙任徐州刺史,擊敗青州徐州黃巾。

董卓亂,陶謙未入聯軍。

後聽王朗、趙昱之言,以使者進京朝貢,拜安東將軍、徐州牧。

潔白的手指,放下一枚黑子,十六、十六。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出身於四世三公之家,司空袁逢的兒子,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袁紹庶出,過繼於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