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線索(1 / 1)

在一間鄉鎮的小酒館內,二樓的品香房中,一張大圓桌上麵擺滿了該酒店的熱氣騰騰特色菜肴。

隻見席間坐了六個人,其中一方站立著兩位彪形大漢,在他們的中間坐著一位梳著油頭留著醒目絡腮胡的中年男人。

隻見他端著酒杯略顯深沉的呡了一口,而在他對麵坐著三位莫約十七八歲年輕人。

在他對麵的那三位年輕人中,坐中間的那位穿的比較樸素,目光清澈,閃爍間又顯得淡定從容,留著黑亮的短發,很顯年輕健康,有修養。

而他旁邊的另外兩位年輕人看著卻有點不修邊幅,穿著像是在趕集裏買來的韓流潮服,一個長發遮眼,戴著耳釘,兩個手的中指戴著鬼頭戒,另一個年輕人留著金黃卷發,身材微胖,嘴裏叼著一跟白沙煙仰著頭時不時掃視著對麵三人,眼神中帶著流痞社會性質的不屑與自傲。

中年男人呡完酒後,放下了酒杯,用筷子夾了幾塊帶皮驢肉塞入嘴中,挺是滿足的咀嚼了起來,然後看向坐對麵的短發青年,說道:“小君阿,你說那個岷山村的後方烏龍湖有貨,是麼?”

“這個消息是否準確呀!”

小君名為“君浩”,在本鄉鎮可以說是許多年輕人敬畏追捧的存在,無論是打球、遊泳、還是打架等各項體育天賦,都很讓人吃驚,具體正規體育數據就不多說了,反正聽人說他的迷妹很多”,就說說這打架一人單挑十幾個人沒有問題,而且全能給幹趴下!

“他在學校也是學習成績很優異,學習能力與頭腦都很強,就是這個讓人嫉妒的存在,但在讀完高中後就沒再讀書了,具體原因應該也就隻有君浩自己知道。”

“聽小道消息講,君浩在高考後,去找岷山村的朋友玩在後山遊泳,回來後就像變了一個人,經常發呆,買了很多關於曆史和考古的書籍,仿佛想研究出什麼,但最終好像一無所獲。”

“曾在一個黃昏時坐在陽台對他媽媽說,他或許不屬於這個世界,他媽媽當時就嚇壞了,以為自己孩子受了什麼刺激想不開,然後去鎮上專門請了心理醫生來開導,經過幾天的觀察發現沒什麼問題,但是他媽媽卻總感覺自己的孩子和以前不同了,具體哪裏不一樣她也說不清。”

再後來君浩沒有去上大學而是待在家裏,經常在自家陽台上眺望岷山村的方向。

君浩家庭經商還算富裕,他媽就他這一個孩子,就隻好順著他來,怎麼說也還小,以後跟著做生意也有口飯吃。

君浩比較講義氣,身邊這兩個夥伴也是從小玩到大的,而這兩個夥伴就住在岷山村,君浩待在家的這幾年除了學做生意,有事沒事就往岷山村跑。

或許君浩潛意識裏有些東西變了,但仗義和頭腦沒變,這兩殺馬特就是他的老鐵了,跟著君浩也不愁吃喝。

“而在生意場上,君浩認識了權叔,也就是吃驢肉的那個絡腮胡,他是搞古玩生意的,手裏就經常能倒騰出古代各個時期的文物,明眼人就可以大概猜到這些文物的來路不太正經,不過這倒引起了君浩的注意和興趣,君浩神秘兮兮的拿一塊石板給權叔瞧了一瞧,這石板似玉非玉,似石非石,權叔這老手看到這石板就覺得不簡單。”

權叔雖然是古玩老手,見過的文物沒有上萬也有上千了,但看到這塊石板卻硬是不敢斷定它的年代!

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樣式,但東西絕對是老的,有些歲月的痕跡是現代人仿不出來的,他想或許是夏商周,又或者是上古的呢,這也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所以才有了前麵的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