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幢熟悉的紅磚瓦樓房坐了一會,當張進要讓我當他兒子的幹爹時,我選擇了離開,繼續啟程。
落雁山,念家宅院。
念冰帶著老黃牛前去了極樂淨土,念夕朝隨著彼岸步入了黃泉,如今的念家宅院已經人去樓空。
可因為我和念冰的關係,隱山門以及潛龍鎮每月都會有人前來按時打掃,雖然幹淨整潔依舊,但終究還是少了些人味。
沿著黃河繼續下行,一路來到了九州最東方,船隻泊入了逆水泊,前方便是隱山門的山門朽木嶺。
得到了七星棺的沉江客,在返回宗門後,就開始迫不及待布置法陣修建太陽墓,急不可耐想將自己的永生之夢化為現實。
作為對我和茹若初的回報,在我前來時,他也同樣送了我一份厚禮。
這份厚禮,便是一百多名歸入俗世的符道後人。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裏,懸棺門為了爭奪蒼生杵內亂不休,許多門人和我爺爺一樣,厭倦了無休止的內鬥紛爭,紛紛離開了懸棺門退隱於俗世。
如今茹若初已無法再久居九州,而我又要赴入陰間,隻有爺爺一人的懸棺門自是獨木難支。
沉江客看到了這一難處,所以早在赴入黃沙之前,他就令門人搜尋散落於俗世的符道傳人下落,勸他們重返道門,重返懸棺。
沉江客這麼做,無疑了去了我對懸棺門未來的擔憂,對於他的這份厚禮,我甚是滿意。
可我此時還不能直接前去懸棺門,因為在這之前,我還得回一趟自己在俗世的故鄉。
一個的懸棺門,如今誕生了兩尊神明,自是讓這些歸於俗世的符道後裔趨之若鶩。
在得到了我的認同後,這些門人當即自行啟程,踏上了重歸懸棺的旅途。
告別了隱山門,我順著方外的水路,回到了柳泉村,回到了自己從長大的地方。
凡心在還俗之後,便一直客居在了我的故鄉。
如今家還是老樣子,凡心並沒有如我所擔憂的一般,將我的老家改造成寺廟。
幾個月不見,凡心頭頂的戒疤已經消失,生出了斑駁頭發,一手提著老酒一手抓著燒雞的他,穿著破皮爛襖遠遠朝我迎接而來,先前得道高僧的模樣蕩然無存,怎麼看都像是一個破落戶。
可他已是十裏八鄉盡知的聖人,據附近的叔叔伯伯,許多外地的富婆聽凡心尚未婚配,踏破了門檻想要與他喜結連理,結果都被凡心拒絕,也因此成了街坊鄰居的一飯後談資。
而凡心此時也已不再住在我家,卻是在隔壁荷塘村的山坳裏建起了一幢新宅。
山坳之中,有著我們當地的土地廟,裏邊供奉著我的家鄉土,而今我安然歸來,家鄉土已沒了用處。
可除了土地廟,山坳裏還多了一棵大柳樹。
這棵柳樹本為柳靈聖。
在念明的一場大火後,柳樹隻剩下了樹樁,上次來時也隻是生出了幾根嫩枝。
可在凡心的佛光庇佑下,這些嫩枝茁壯成長,卻再度化作了一棵參大樹。
隨著柳藤不斷交織,一個身穿青衣的女人從柳樹中走出,朝著我恭敬施以一禮。
沒有了仇恨,沒有了怨恨,仿佛過去那些不開心的事情從未發生過。
隨後,她提起了一壇用來供奉她的老酒,轉身送去了凡心的屋宅。
故鄉的人,看來都已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