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蒂娜送的文件。
秉承幽靈們“不善言辭”的性格文字描述篇幅不多。
基本上都是一幅幅手繪圖畫,像一張張照片那樣清晰顯示施工現場的進度,八成是出自蒂娜之手。
從“照片”上來看“歎息之牆”的建造進度確實沒有預料中的順利。
“歎息之牆”說白了就是城牆。
而城牆也是牆。
牆嘛。
結構比蓋房子還簡單。
找個地方直接一塊塊牆磚堆砌起來就是!
額,這麼想的人不能說錯,隻能說他把足夠人研究一輩子的土木工程想得太簡單了。
人們形容某個東西堅固都會用到“渾然一體”這個詞,城牆也是,好像你的城牆要是整個都是一塊石頭雕琢成的就最厲害一樣。
同樣你這麼理解沒錯,隻是現代科學研究會告訴你“整一塊”的未必有“組合起來”的好。
不止是能不能找到一塊可以被雕琢成城牆的巨大石頭問題。
這裏頭涉及到的現代知識點很多。
性價比。
工程效率與否。
防禦工事實際效益等等。
沒關係,作為一般人不用去了解太多啦。
“歎息之牆”在夏無殤看來設計合理但在真正專家眼裏或許就很離譜。
整體工程上夏大老爺采用的是“打樁”式方案,既每隔一段距離將一根巨大柱子深深打入地底,然後柱子和柱子之間填充上牆體。
計劃中“歎息之牆”高度44米,厚度達到14米,如同它的名字那樣要讓人望而生歎。
不是說城牆高度44米那隻需要建造44米高度的城牆。
你得計算埋在地下的地基部分。
所以“歎息之牆”整體的高度其實是誇張的64米。
城牆都這麼誇張了,那麼作為“柱子”的部分顯然需要更高規格……
如此設計標準即使放原來世界也是一項浩大工程,放在科技落後幾乎隻能借助人力的泰達爾世界堪稱不可能!
沒關係。
夏大老爺有“黑科技”。
古代社會建造大型建築的難點在於起重吊裝。
比如“歎息之牆”。
不說那一“根”“根”長度近百米邊長十八米的黑曜石柱。
作為砌造牆體的“黑曜石特殊混合磚”每一塊體積就有數立方之大,重量更是以噸位來計算。
光是搬運這些材料都不是一件普通人能想象的事。
實際上嘛……
一隻小幽靈口袋裏能裝好幾“組”!
建造“歎息之牆”唯一的難點隻在於小幽靈們擺好“黑曜石磚”後如何保證它位置恰好正確。
要是沒擺好導致“黑曜石磚”解壓具現後位置偏移了一點……嘖嘖,就憑幽靈小女仆們使出吃奶勁都隻能給夏大老爺撓癢癢的力道得忙活好久才能調整回去。
蒂娜說“歎息之牆”進度緩慢的問題主要就表現在這裏。
雪勢阻擋了閻羅堡到幽都的視線。
反之同理。
幽都的人也看不到閻羅堡這邊的情況。
除了少數諸如休士頓亞樂士或者道格拉夫老法師這種超凡職業者外。
所以幽都那邊的人估計都沒有發現,就在過去短短的幾天,近在他們眼皮子底下的閻羅堡周邊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漫天雪花中一根根黑色的石柱拔地而起如同一柄柄利劍直指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