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普通青年是如何“跳票”當了商業銀行的副行長?還是從凱的主人公第一視角開始描述?還是講成長經曆?如果單純隻是從換取點擊率來直接如何“跳票”當了副行長,類似網劇中開掛的人生開啟一樣。但如果這麼描述,讀者們就不用看我寫的了,自己套取成功人士的人設複製粘貼到自己身上,打開馬行空的想象力直接聯想即可,相信很多人的文字功底和想象力功底比我強過百倍。還是先從凱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起吧,也許這個會推演到讀書的時期。

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主人公生活的城市是一座二線城市,我們暫且將這座城市叫做都市。該城市發展穩健,交通便利,與其他同年齡孩子相比略有不同的是,“別人家”的孩子依靠自行車或公交車出行相比,凱明顯更喜歡步行。與其鍛煉身體,還不如是通過點滴節省開支用來做想做的事,例如:租漫畫書或者打遊戲。對了,剛剛忘記描述人設了,跟其他同齡人相比,凱如果是一位每六點起床背誦英語,晚上十點睡覺前寫一篇作文的角色,換做是我也不會繼續閱讀,多半會“問候”一下作者,並選擇睡覺。恰恰我們的主人公是一個不怎麼愛學習,而且嚴重偏科的少年。

相信很多八零後的同學和老朋友深有體會,兒時我們的娛樂夥伴可不是王者榮耀、吃雞等現代化武裝,多半依靠遊戲機(分為掌上遊戲或台式機)、漫畫書、電腦遊戲,純粹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凱也是如此,非常喜歡玩遊戲,但對於5元至8元每時遊戲消費來,是有些奢侈的,那個年代,吃頓午飯五塊錢即可。隻好餓餓肚子或者多走幾公裏,隻為節約出盈餘創造價值換取快樂(這麼有些牽強)。學習我們就不對贅述了,沒人有想看有為青年如何奮發圖強的經曆,咱們這位角色的英語可不是一般的好,在全校可是名列前茅的,這還得拜英文遊戲所賜,沒辦法,你想玩好遊戲就得看得懂,看不懂也隻好去學了,畢竟一台商務通(英譯漢的掌機)的價格可是母親一個月的工資。也是人生第一次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並隻是體現在少挨揍,在實際用途上還是可圈可點的。

“呂哥,我是合眾銀行的谘詢顧問曹,您還記得我吧,上個月您想申請一筆貸款,我們最近政策利好……您不需要了?好的,那咱們下個月見……趙姐你好,合眾銀行曹,上次您朋友想用筆資金,我們最近政策利好……喂?趙姐……”凱嘟囔了一句放下手機,鄰桌的莫姐側過臉問了句:“怎麼,回訪客戶又不順利?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別跟自己較真。”莫姐跟凱是一個組的同事,臨省人,是個比較開朗的人,而且能在銀行工作十幾年都沒有離開,有一定的能力。身為老大姐,經常在領導查崗的時候,幫同組的年輕人打打掩護,其本人沒有太大野心,一直做客戶經理到現在。“莫姐,你這客戶怎麼連一些最基本的誠信都沒有,好了給轉介紹,現在躲著不見我了。”凱有些消極。手機不適時宜的顯示一條信息:尊敬的用戶您好,您的房貸本月還款544元,請於本月0日之前保證賬戶餘額,以免逾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