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能夠展現出龍國想象力的科幻作品,一個真正有著龍國精神內涵的科幻作品。
張岩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三體》。
不過《三體》雖然好,張岩簡單地思索了一下,卻沒有想到怎麼把《三體》如此宏大的場景拍成電影。
畢竟《三體》這部的想象力是在於太過豐富。
別的科幻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點子展開來的,而《三體》這部科幻,各種點子仿佛不要錢一樣塞得滿滿當當的。
於是張岩把目標對準了另外一部出自同一位作者的科幻——《流浪地球》!
很快張岩便通過係統,兌換了前世《流浪星球》的劇本。
係統對於張岩非常貼心,除了《流浪星球》的劇本、分鏡圖、配樂之外,連原著都給了張岩一份。
在張岩看來,應對史蒂文森的《鋼鐵超人》,《流浪地球》已經足夠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流浪地球》是一部和《鋼鐵超人》的精神內核與故事結構完全相反的作品。
隻要張岩把《流浪地球》這部硬科幻片拍得夠好,就可以引發起來所有觀眾對於《鋼鐵超人》這部軟科幻片的自發鄙視。
到時候,形成對於《鋼鐵超人》這部電影的降維打擊恐怕不會隻是一個張岩的夢想。
畢竟比起《鋼鐵超人》這種還停留在個人英雄主義層麵的電影,《流浪地球》的設定和劇情簡直宏大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流浪地球》講得是太陽即將毀滅的時候,人類不得不在地球上建造推進器。
靠推進器的動力使地球飛出太陽係,然後把地球當成一個大號的宇宙飛船,駕駛著地球在宇宙間重新尋找適宜生存的家園。
三個多世紀前,體物理學家們發現太陽的演化將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變成一顆巨大且暗紅的巨星,地球將在這次氦閃中被汽化。
這一切將在四百年內發生,現在已過了三百八十年。
太陽的災變將炸毀和吞沒太陽係所有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所以,人類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外太空恒星際移民。
而逃離方式一直存在爭議,爭論的焦點,分為飛船派和地球派。
最後地球派占據了上風,流浪地球計劃被提出然後實行。
整個計劃分為了五個階段。
第一個時代是刹車時代。
刹車時代,人類在亞洲與美洲大陸上安裝了100台地球發動機。
地球發動機的力量讓地球的自轉開始了慢慢刹車,直到地球完全開始停止自轉。
從此開始,地球的曆史分為了兩個部分。
地球停止自轉前的時代被稱為前太陽時代,那是所有人類都無比渴望回去的黃金時代。
緊接著,第二個時代是逃逸時代。
所有的地球發動機發動,地球起航了。
大部分人類都搬入了地下城,尤其是學校和各種科學研究單位。
地下城裏麵,學校的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上,藝術和哲學之類的教育已經近乎不存在了。
畢竟當死亡的威脅與逃生的欲望迫在眉睫的時候,其他的一切附屬情感都變得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