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教授,你太抬舉我們村了。”衛向東很是謙虛。
“絕對不是!”溫鐵軍一臉認真:“衛支書,想聽聽我這這些年的感受嗎?”
“溫教授你講。”
“我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15歲的時候響應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我先是去了冀省遵化大老峪幫農民挑水抗旱,接著被安排去了晉省汾陽插隊,
“我剛開始來到農村,沒有太明顯的感覺,隻是疑惑農民怎麼一天到晚都罵罵咧咧?後來我跟著大隊幹部趕著大車往公社送糧,聽他們聊,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農民往城裏送的都是好糧食,那些癟的壞的,就自己留著吃。”衛向東接過話茬,淡淡說道:“如果遇到年成好,小麥豐收了,農民多分兩斤麥子也不行,超收的部分得交給國家。他們付出那麼多,得到的卻那麼少,所以才有怨氣。”
“對,就是這個道理!”溫鐵軍說道:“所以,我當時就感到這法子不能再進行下去,後來國家搞改革開放,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
“這次我跑了這麼多地方,絕大部分地區基本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最起碼一點,能吃飽肚子了!”
衛向東點點頭。
雖然家庭聯產承包有這樣那樣的弊端,但就這一點就了不起。
“可是,想進一步提高收入難啊。”溫鐵軍歎了口氣:“咱們國家人均耕地就那麼多,糧食價格雖然進行調整, 但不可能大幅度提高,那農民以後怎麼辦?這是我最近一直思考的問題。”
“這其實就是”三農問題”衛向東笑道:“農業、農村、農民!”
“衛支書,我想聽聽你的高見。”
“談不上高見, 隻是我的一點感受。”衛向東謙虛了句:“農村問題農最根本是土地問題。雖然現在搞承包製,但土地承包如何合理,承包到戶的土地究竟如何處置使用,土地承包如何與人口等因素的變動相適應,等等問題急需解決。”
“農業問題最根本是糧食安全問題,有限的土地如何能養活十億人口這也是個大問題,雖然這幾年糧食大豐收,基本解決了百姓的口糧,但這隻是低水平的溫飽。”
溫鐵軍聽了頻頻點頭。
“還有農民,一是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不怕你笑話,我們村幾個廠還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學生!”
“另外就是衛生健康,現在農村合作醫療隨著大包幹集體經濟的衰落而逐步解體,農民看病怎麼辦?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然,三農問題不僅僅是這些,有的有曆史因素,有的是新出現的問題,總之解決起來很困難很負責, 但必須解決!我可以說如果不解決三農問題, 就無法完全實現四個現代化。”衛向東最後總結性說道。
“但你們衛曹村已經指明如何解決三農問題的方向。”溫鐵軍笑著說道。
“算是吧,工業化、城鎮化是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解決三農問題最根本途徑,同時還要壯大集體經濟、加大惠農政策、健全社會保障、加強組織建設......”
衛向東滔滔不絕講起來,溫鐵軍從隨身帶的公文包裏拿出筆記本認真記著,直到天色已晚。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溫鐵軍感慨道。
“嗬嗬,哪裏,這都是在農村工作這幾年的一些粗淺的看法,不一定對。”衛向東謙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