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這就是民意(1 / 3)

成化皇帝略感意外,問道:“你是說,是那些流民給朕送了賀禮?”

“啟稟陛下,這些人飽受戰亂之苦,淪為流民,承蒙聖恩,才重新有了棲身之地, 無不感恩戴德,他們質地淳樸,不擅表達,便準備了一些年貨,托臣轉呈陛下,以謝天恩!”

這番話無疑是給成化皇帝戴了頂高帽子,雖然當初下旨賑濟流民, 可是,具體事宜都是徐承影操辦的,否則的話,這些流民還在街頭靠著順天府和大興、宛平二縣的施粥棚過活呢。

果然,成化皇帝很開心,帶著幾分感慨說道:“這些百姓受了這麼多苦,如今好不容易安頓下來,朕怎麼好意思收他們的東西呢?心意朕領了,東西拿回去吧!”

徐承影假裝為難道:“陛下若是不收,百姓們可能……會失望的!”

一旁的懷恩也跟著說道:“是啊陛下,不妨看看百姓們送的是什麼禮物?”

這時候,一名小宦官前來通報:“啟奏陛下,兵部尚書張鵬、戶部尚書殷謙、禮部尚書周洪謨求見!”

剛才那套繁瑣的禮儀下來,所有官員都累的夠嗆,這幾位不回家歇著,跑來見駕,肯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

於是,成化皇帝說道:“召他們進來吧!”

然後又對徐承影說道:“徐卿,你稍候片刻!”

徐承影點頭道:“臣遵旨!”

三人風風火火走進來, 行禮叩拜, 成化皇帝抬手道:“免禮平身,三位愛卿這麼急,是有什麼事?”

兵部尚書張鵬說道:“啟奏陛下,根據兵部掌握的情報,韃靼察哈爾部大汗滿都魯正在集結大軍,意欲南下!”

成化皇帝變了臉色,道:“情報可準確?”

“回陛下,千真萬確,臣等反複確認之後,才過來見駕!”

成化皇帝又問道:“韃靼部有多少兵力?”

“根據前方密探的情報,韃靼部聲稱已經集結大軍三十萬,由滿都魯親自帶隊,說是要為他們的副汗巴彥蒙克複仇。”

巴彥蒙克就是帶著八百騎兵入關,突襲京郊的首領,也是滿都魯的親弟弟,韃靼部的二號人物。

看來這一次滿都魯對巴彥蒙克的失利十分惱火,竟然親自集結軍隊準備南下。

成化皇帝又看向殷謙、周洪謨二人, 問道:“兩位卿家也是為了此事而來?”

禮部尚書周洪謨說道:“啟奏陛下, 欽天監夜觀天象,發現彗星久現, 認為天變可畏!”

欽天監歸禮部管轄,這個部門就相當於遠古時期的大祭司,古人剛從蠻荒走出來,科技水平落後,對大自然有著天生的畏懼,於是衍生出占卜這一行業。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國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占卜和祭祀。

像打仗這種大事,出兵之前肯定先要算上一卦,測一測吉凶。

而彗星這玩意,因為出現的時候拖著長長的尾巴,也被稱為掃把星,在古代,往往被視作不祥之兆,代表著災難。

如果平時出現彗星也就罷了,可是,這一次和蒙古出兵的事趕在一起,那就嚴重了!

成化皇帝又看向戶部尚書殷謙,問道:“戶部有什麼事?”

殷謙站的最遠,似乎有意和徐承影隔開,當初賑濟流民的時候,本來戶部安排的好好的,順天府執行的也不錯,可是被徐承影一通折騰,顯得他們啥也不是。

為官一任,混字當頭,大家都是混子,就顯得你能?

要不是看在你是皇帝連襟這層關係,早就聯合其他官員把你弄下去了!

眼見成化皇帝問起來,便回道:“臣來稟報今歲的稅收,稅銀五百七十萬兩,糧食和布匹等物資,折合白銀約一千萬量,總計一千五百七十萬兩。”

每年的歲入,是在年底就要統計完成的,一般會在新年上朝第一天呈報上來,可是,殷謙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彙報,顯然也和韃靼部出兵一事有關。

成化皇帝臉色稍稍緩和,道:“如此甚好,朝廷出兵所需錢糧,兵部和戶部上一份折子來!”

周洪謨滿臉黑線,我剛說有彗星你沒聽見嗎,人家可是三十萬大軍啊,也不跟我們商量商量就出兵,那我跑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