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天心難測、天意難違。
這裏的天心、天意,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等同於是:天地運行規則。
也有常言道:大勢所趨、大勢不可逆。
這個大勢,則被普遍認為是:天地運行規則的運行趨勢。
既然是趨勢,也就意味著是正在發生,或是即將發生。
於是便有某些大神通者別出心裁,企圖以自身的能力去影響、幹預,甚至是更改這天地運行的趨勢。
其中的失敗者自然是已經灰飛煙滅。
但那些僥幸的成功者,卻給子孫後輩留下了兩個近乎於“道”的名詞:
意!
勢!
而何為意?何為勢?
這是一種方法的兩種應用。
天地運行規則簡而言之,就是:在漫長的時間歲月中,萬物一次又一次的輪回。
“一種方法”指的,就是超脫輪回的方法。
“兩種應用”指的,則是逆轉與順從。
而區別則在於:
一個是靠自身的能力逆轉,從而超脫輪回。
一個是借天地的力量駐世,從而長生久視。
雖然兩種應用的目的都是超脫輪回,但由於過程不一樣,所以結果也不一樣。
憑自身能力逆轉輪回的,也可憑自身的能力遨遊於歲月長河之中,超脫於十方空間之內。
這就是以“我”為主。
其主張乃是:我心即天心、我意即天意!
但借天地的力量逆轉輪回的,雖說也一樣能在歲月長河中遨遊,但他本身,卻是已經與天地捆綁在一起,失了自由。
這則是以“天地”為主。
其主張乃是:順應天地,壽同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傳承理念的不同,道與魔走的是以“我”為主的這條路。
而釋與妖則是走的以“天地”為主的這條路。
作為道家魁首,劍宗的列代先賢大能除了留下了自己對於“意”的種種感悟外,也曾花費大力氣,大量收集了外頭別人的感悟。
得益於此,又經曆了數十代人的整理,劍宗確實是整理出了好幾條對“意”的修行與參悟的便捷道路。
這也為劍宗的後繼者,在領悟“意”這一方麵會比別人稍微容易一些。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嘛,無可厚非。
但!
這個“稍微”對於得天獨厚的人而言,就相當於是:很大程度上!
而有一個事實是:作為各峰未來的繼承人的這七十三名親傳弟子,確實是比那些內宗弟子更為得天獨厚一些。
當然了。
作為玄暮峰的獨苗親傳,慕陽又比另那七十二名親傳弟子更加的得天獨厚。
所以說,慕陽能領悟出劍意,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順理成章,劍宗內不會有任何人會對此表示出驚訝。
但這一件事情對於外人來說,其震撼程度無疑於天崩地裂!
他才多少歲?
他才修行多少年?
有他在,我們自己家的這些小兒輩,以後還怎麼出人頭地?!
…………
玄暮峰,紫竹林。
元守真人慵懶半躺在竹榻上,手中竹扇悠然自得地扇著,臉上掛著淡淡笑意,雙眼中的目光卻深邃得宛似無盡星空。
‘……哈,傻徒弟還真是善解人意,為師還在心煩著怎樣才能騙你出山呢,你這就給為師把理由送了過來,真好。’
‘這是你自找的,可怨不得為師嘍。’
‘還有一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