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國球無雙41(1 / 3)

那個人是常晴!

陳國鳴把王斌叫來問了一遍, 才知道自己離開後發生了什麼事,他知道俞近識不可能在常晴確定可以參加世錦賽的前夕, 讓她放棄寶貴的訓練時間,放這麼長的假來區城,隻為了幫他“打柳城”。

這不科學!

那隻有一個解釋——

常晴可能出什麼問題了。

但聽王斌的話,似乎也沒看出有什麼問題。

“這還叫有問題?”王斌當時直接驚了,“有問題的難道不是我們區城,難道不是我們嗎?”

陳國鳴揉了揉太陽穴。

你也知道自己問題很大啊!

他歎了口氣,道,“你懂什麼, 繼續跑圈去, 你看看一個大小夥子,體能還不如常晴一小姑娘好!”

王斌應了一聲,繼續去跑圈了,累得氣喘籲籲,卻沒有像以前一樣抱怨拖拉, 陳國鳴帶著常晴在樹蔭下坐著,天氣不算熱,在這兒歇一會,他問, “在這兒還適應吧?”

“挺好的,”

常晴看著遠處, 的確,和這群愛恨轉頭就忘的, 不把職業比賽掛在嘴邊的學生一起訓練, 非常輕鬆, 很多時候, 坐在這兒看太陽落下去,看太陽爬起來。

看那些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們,在簡陋的訓練場上一次次訓練。

聽小孩在外麵玩耍的笑聲,聽籃球、乒乓球落地的聲音,還有風吹落葉的聲音……那一刻,她都忘了自己為什麼在這兒,忘記了明年開春就來的世錦賽。

但她並非是貪戀那些人對自己的讚美。

常晴的優點是理性,缺點是太理性!

她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如果突破不了,就是自己的問題。

這些日子和他們接觸下來,常晴心中的那個問題越發清晰,現在見到了陳國鳴,她便直接問了出來:“陳教練,你當初為什麼打乒乓球?”

“我啊,”

陳國鳴回憶起十幾年前的時光,笑著說,“沒有什麼原因,我爸爸喜歡打,但當時條件沒那麼好,隻是那個木板子,用自己做的石桌,磚頭做的球網來玩,他一個人怎麼打得了,就叫上了我。”

“那個時期,一個球都是珍貴的,生怕打壞,打丟了,要買可沒那麼容易,有錢都買不到,更別說沒錢了!”

陳國鳴緩緩道,“但就是這樣,成了村子裏唯一一個打乒乓球的,後來搬了家,認識了小俞的父母,成了鄰居,平時裏小孩子沒事做,不能打架,就隻有打球。”

“那為什麼你還留在這裏當教練呢?”

常晴隱約能感受到一點,區城的體校原本是可以發展很好的,但因為一些人的胡亂管理,導致現在區城的處境,而陳國鳴無疑是個好教練的,從這段時間常晴和王斌的接觸中就可以了解到。

如果她是陳國鳴,是無法忍受區城目前的現狀,更不能接受馬有理的胡亂收人,也無法忽視那些白吃體校補貼的學生每天混著日子。

但是他卻像是沒事人一樣。

“你還年輕,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明白有些事情是強求不來的,我們能做的,隻是在能力範圍內將它做到最好。”陳國鳴說到,“隻要能做到問心無愧,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他如果有能力去解決現在的亂象,他會毫不猶豫去。

但陳國鳴隻是個普通的教練員,既然解決不了,就爭取在這樣的環境裏,盡最大的可能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無論是陳國鳴,還是孫久林,他們對她說了很多事情,但總歸不過一個意思——人要學會低頭,要學會麵對自己能力的局限性。

那麼,送她來區城的俞近識,把她交給陳國鳴的俞教練,陪著她一步步走到這裏的師父,也是這個意思嗎?

常晴又問,“像區城體校裏,有很多人,顯然是這輩子都和職業比賽無緣的,但他們依然留在這裏,為什麼?”

陳國鳴說,“三胖那些人就不用說了,他們留在這兒,隻是為了這裏的待遇,但有的人,比如王斌,他們留在這裏,很簡單。”

說到王斌的時候,他正好從兩人麵前跑過,回頭露出了一個自信而氣喘籲籲的笑容,然後又繼續往前跑。

陳國鳴說,“因為喜歡乒乓球。”

“雖然比不上職業的選手,雖然這輩子可能打不進國家隊,雖然在乒乓球曆史上可能永遠不會有自己的名字,但每個地區,依然有那麼多教練員,運動員,學生,無論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在打乒乓球。”

“他們參加不了大賽,但是也不沮喪,因為他們可以參加地方賽,可以繼續揮動球拍,聽乒乒乓乓的聲音,在對打中找到自己的快樂,他們可能永遠打不過國家隊的人,打不過那些全國冠軍,世界冠軍,他們是無數比賽當中的基數,分數中的分母,他們對上專業選手,基本就是輸,但是不代表他們一輩子都會輸。”

常晴說,“乒乓球比賽,有人贏,就有人輸。”

“對,”

陳國鳴說,“沒有輸,贏就沒有意義,正是因為輸過,所以贏得時候,才會有成就感,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能體會到努力奮鬥拚搏之後有所收獲的快樂。”

“他們想的很簡單,喜歡,就去打。”

常晴沒說話,但她心裏想的多。

她為什麼出問題,就是因為在她麵前的東西太多了。

單打、雙打……

女雙、混雙、團體……

國家隊的比賽,國內外的公開賽,大賽,國內的比賽……

她真的想要的是什麼?

她小時候恨過劉賈。

恨他拋棄自己的母親,害死自己的母親,對自己棄之不顧,讓殘疾的舅舅獨自撫養自己長大,讓舅舅吃了無數的苦。

而現在,他對她而言不過是一個陌生人。

她也討厭過劉耀。

討厭他醜惡的嘴臉,惡毒的心胸,還有以欺負人為樂的惡劣性。

但她一腳把劉耀踢出她的生活,重新走出去的時候,常晴發現,劉耀也不算什麼,劉家惡人有惡報,自己就能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以前想要進體校,是為了生存下去,而她正好從小沒有什麼朋友,乒乓球就像是她的朋友,她想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幫舅舅過生好日子,去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如今她做到了。

舅舅不用住在破爛的房子裏,三餐能吃飽,也不用出去補鞋,手不會受傷,有了假肢行動也更方便一些,放下褲子的時候沒有人會發現他的殘疾,也不會對他投去歧視的目光。

她解決了家裏的生計問題,比賽得到的獎金也可以存儲起來。

然後她開始努力地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人都是貪婪的,得到了好的,就想要更好的。

拿了全國少年冠軍,就想要全國冠軍,拿了亞洲冠軍,就想要世界冠軍。

拿了第一屆,就想要蟬聯第二屆,第三屆。

穀欠望是無止境的。

也正是這樣的穀欠望,支撐著每一個人去追逐他們想要的東西。

如果因為取得了一點成績,便開始鬆懈,驕傲,放鬆,享樂……

那絕不是她!

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可恥,要麵對它,將它對自己影響正麵化,而不是逃避和遮掩,避免被它操縱和控製,被它影響,才是最重要的!

常晴想起俞近識,她問陳國鳴,“你知道俞教練為什麼會選擇乒乓球嗎?”

陳國鳴一笑,“我知道。”

“因為,他喜歡贏的感覺。”

陳國鳴不是要給常晴講什麼道理,而是有什麼說什麼,至於怎麼想,就是這孩子自己的事情。

有人喜歡乒乓球,是因為乒乓球是他們的夥伴、朋友,是陪伴他們成長的符號。

有人喜歡乒乓球,是因為乒乓球可以維持他們的生計,給他們帶來更好的待遇、工作和榮譽。

有人喜歡乒乓球,隻是喜歡打球時揮動拍子的感覺。

而俞近識喜歡乒乓球,是因為他喜歡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