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大結局(1 / 2)

公曆1984年1月24日。

農曆1983年12月22。

這一天個體經濟徹底得到了坑定,所有人開始正視個體經濟。

年底,李墨林忙碌著給所有人拜年。

年初,何紅盛、何紅茂找李墨林商量煤礦的事情,盧和旭那邊也安排了人過來輔助開煤礦。

雖然是露天煤礦,但這也是一個技術活,尤其是礦上爆破,這要老師傅才能做的,畢竟安全第一。

煤礦正式開始運營。

李墨林也讓閆來福開始推廣汽水。

潛心專研汽水兩年多的鄭子明,早在兩年錢就在李墨林的幫助下開始研究基礎的東西,兩年後開始帶領一個團隊正式成立研究小組。

李墨林跟市裏買了一塊地,整整一百畝,準備投產。

普通人肯定是拿不到這麼寬的地的,但李墨林經營近四年,事成功拿下。

閆來福一口氣把汽水銷到全市範圍。

李墨林開始購入一批卡車送貨。

轉眼已經入夏,汽水的銷售額達到了一個頂峰,本市的汽水市場幾乎全部被李墨林拿下。

李墨林開始琢磨外地市場。

但外地市場有一個很麻煩的問題,那就是運輸和“市場保護”。

現在地區之間“市場保護”特別難弄,簡單來說,一個地方為了保證產業和市場的銷量,不允許另外一個地方的貨來這邊賣;還有一點就是,某些東西,需求量大,我這裏有,但我隻賣給本地人,外地人要買,不賣!

這不是私人弄的,所以這種情況一般人真搞不定。

李墨林也遇難了。

李墨林隻能先解決運輸問題。

現在沒有高速路,隻能通過鐵路,鐵路運輸都在鐵路部門手裏。

李墨林帶著以前專門負責陪人吃飯喝酒的郭鳳民、苗剛以及後來加入的金海波三人去了芙蓉市。

李墨林找張奇談運輸的事。

吃吃喝喝,又玩了將近半個月,張奇終於鬆口,答應每天給李墨林一個車廂運貨,偶爾有空閑的,也可以給李墨林。

說實話,一個車廂看似很多,但對於一個市的市場來說,還是有點小了,但有了這一個車廂運輸,接下來就好辦了。

跟張奇談好,李墨林帶著三人開始去隔壁市談,主要是為了解決“市場保護”的問題。

如果其他市有一款汽水在銷售,當地官方為了保證自己汽水廠運轉,不會允許外地汽水進入市場。

因為這些汽水廠都是國營廠!

大概到了1994年以後,這種市場保護就沒了,反而是大力招商引資。

在1994年之前,地方對“招商引資”是沒有興趣的,你一個大廠、大公司來不來我這,無所謂!你愛來不來。

不像後來,各地都希望大廠、大公司去當地開分廠,可以提供就業嘛!

不過沿海地區一直對招商引資比較熱衷。

經過大半個月的攻堅戰,成功拿下一個市,當地答應李墨林的汽水可以進入他們市。

李墨林擴張的同時,洛韻秋寫信來。

申城發展遇到了瓶頸,工廠已經有一定的規模,也打開了一定的市場,但銷量沒有辦法繼續上升。

洛韻秋想發展新的產品線,想辦法做錄音機,但李飛三人不同意。

原因很簡單,國內一個電路板、電阻這些電子配件都做不好,去做的錄音機,太冒險了。

李墨林支持洛韻秋,但寫信這東西是說不清楚的,需要李墨林親自去一趟。

李墨林立刻召集張太祥、潘新江、張永壽、李成軍、閆來福五人開會,他需要一個人去申城幫自己主持工廠局麵。

最終,閆來福答應去,因為其他四個人都成家了,隻有他一個人沒有成家。

閆來福原本負責業務,轉而交給苗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