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剛才的群情激奮,如今的含元殿可算鴉雀無聲。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這貨是出來反抗不公的勇士,現在才知道這貨是二皇子的人,看準了時機出來給太子一悶棍。

請易國本,如今皇子就兩個,還能易成誰?不就是正在宮門負責巡視的二皇子。

從太子之位確定開始,易儲的風波就一直在長安沒停過,一方麵是當初的唐皇對太子好像確實不喜歡,動輒就羞辱,二則是太子太胖了,胖的官員們都覺得怕是還要走在唐皇前麵。

然而如果官員們沒記錯,還是第一次有人把易儲這件事情捅到台麵上來。

畢竟唐皇沒有暗示,畢竟後來太後掌了權。

百官和太後的沉默讓黃晟有些慌了,他連忙繼續道:“太子無德,東宮不穩,才會有河南道災情,更是因為太子最近動作,蝗災南移,若不廢儲,怎能安天下人之心?”

這個聽起來簡直讓人感覺荒謬的理由卻沒有人站出來反對,理由很簡單,如今盛行的還是儒家學說,別忘了儒家是講天人合一的。

唐皇癱了在後宮當然不可能失德,太後監國如今就在台階上自然也不可能失德,那失德的就隻能是太子,還真難為了二皇子的人,這麼個黃泥巴糊進了太子褲襠,真是有理都說不清了。

至於禦史黃晟之前說的那些,什麼怨懟之言,什麼結黨營私,禦史的話嘛,風聞奏事,聽聽就好,反正最後就算查出來不是他們也不會有事。

太子派的高級官員昨天被一網撈了個幹幹淨淨,如今在朝中的都是些年輕低品官員,再加上得了太子吩咐,幹脆悶頭不吭聲,二皇子派的官員倒是打起了精神,眼看同伴已經先開火了,自然不能讓場麵冷落下來,於是紛紛出列:

“臣附議!國本一事關乎社稷,陛下還未傳位,太子殿下居然公然結黨,此乃大忌!”

“臣也附議,二皇子本性純良,精於軍事,可為儲君!”

“附議!”

“臣...”

一個個官員慢慢出列,請求易二皇子為儲君的聲音越來越大,不少官員在這才發現原來朝中親近二皇子的官員已經這麼多了。

太後有些疲憊的揉了揉眉心,麵向百官:“既然眾卿家都同意太子結黨失德,此事便交由東緝事廠查辦,易儲一事等調查之後再行議論,眾卿家以為如何?”

二皇子派的人有些不甘,僅僅是查辦太子可還不夠,但眼下太後明顯是要針對太子,也不敢公然違逆太後意思,隻能拱手:“太後聖明。”

其餘百官也隻能硬著頭皮跟著拱了拱手,太後滿意點頭:

“散朝!”

......

品著內務省送來的上好瓜果,李子卿坐在後花園的亭子裏,認真的聽著今日朝會上發生的事情。

消息是李大有傳出來的,目前顧懷的手還沒伸進官員那一層,也還好李大有在宮裏交友廣泛,朝會上發生的事情,很容易就能打聽到再給李子卿送過來。

李子卿吐掉個果核,看向對麵的宦官:“東緝事廠?”

“是的,殿下,”入了長公主府又被打發出接收消息的小宦官連忙點了點頭:“就叫這名字,聽說全是宮人在裏麵當值呢,好多個三品太監都被岑公公叫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