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匆匆趕到長公主府的顧懷剛被伏芸引到正堂,就看見李子卿在對著民間常見的煙花發呆。

伏芸乖巧的退到一邊,顧懷上前行禮:“殿下。”

李子卿這才回過神,微微頷首:“勾欄怎麼樣了?”

“正如殿下所料,”顧懷直起身子,“已經徹底在城南打響了名頭。”

“從明天起就開始收錢吧,收費一定不能太高,就跟以前的勾欄一樣。”

“是。”

李子卿拿起一個煙花把玩著:“知道本宮叫你來是為了什麼嗎?”

顧懷微微一愣:“卑職還以為是勾欄的事情...”

李子卿眉頭微微皺著,從椅子上站起身,在正堂裏徘徊著。

她仿佛在思考著什麼,走到大門處,夜風輕輕吹拂著她還未換下的宮裝裙擺。

李子卿突然回頭問了一個問題:“你在邊塞當了這麼多年兵,覺得吐蕃人最難對付的是什麼?”

顧懷斬釘截鐵的回答:“是騎兵。”

“大唐不是也有騎兵嗎?”

“不一樣的,”顧懷微微搖頭,“吐蕃人基本都是從小就放牧,七八歲的孩童就會騎馬,吐蕃成軍便是騎兵,大唐的騎兵和吐蕃的騎兵沒法比。”

“騎兵和步卒戰鬥力差距很大嗎?”

“非常大,”顧懷沒有猶豫,“首先便是機動性,騎兵可以發風箏放死步卒。”

“不是有弓弩嗎?若是步卒擺開陣型呢?”

“沒有騎兵會傻乎乎衝陣的,除非是重騎,”顧懷耐心的解釋道,“騎兵善於戰線拉扯和長途奔襲,步卒沒有辦法對騎兵形成堵截。”

“那為什麼大唐不多養些騎兵?”

顧懷苦笑了了一下:“一是養不起,二是就算養出來也沒有吐蕃騎兵戰鬥力強。”

“大唐不是帶甲五十萬嗎,為什麼會養不起?”

“因為大唐沒有多少養馬的地方,而騎兵是最為消耗馬匹的。”

李子卿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騎兵每年都需要大量更換戰馬,多是因為馬蹄磨損所致。而吐蕃草原適合牧馬,大唐雖然也有馬政,但軍馬產出極少,所以大唐騎兵數量一直很少。”

“那大唐以前是怎麼和吐蕃打得有來有回的??”

“因為以前吐蕃還沒有被統一,各個部落分散而居,”顧懷回答道,“吐蕃人善於突襲,騎兵一出草原隻要帶少量補給就能奔襲千裏作戰,而大唐軍隊以步卒為主,隻能利用騎兵不善攻城的特點,據城而守。”

李子卿有些好奇:“那這次西北...”

顧懷回答道:“根據卑職打探的消息,吐蕃人這次打下涼州,先是裹挾了漢人詐城,然後騎兵下馬拿命去填,最後還是耗了很長時間才破的城。”

他沉默了一下:“這大概也就是吐蕃人為什麼沒有繼續南下蘭州的原因。”

李子卿大概明白了,也跟著沉默下來。

過了許久,她才開口:“本宮知道了。”

她扔了扔手中的煙花:“知道這個是什麼東西嗎?”

“卑職見過,是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