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裏,一名雍容華貴的女子放下了手中的折子:“走的朱雀大道,還大張旗鼓?”
一名太監頭都不敢抬,慌忙跪下:“稟太後,是巡城禦史送進宮的消息。”
女子保養很好,但也能看出來年歲有些大了,年輕時美麗的臉龐現在眼角已多了些皺紋,穿著一聲正藍萬壽繡衣,隨著抬頭動作,耳朵上金龍銜珠的耳飾微微搖晃。
大概是嫌鳳冠有些重,她並沒有戴,隻是簡單的將頭發披在腦後,卻沒有什麼嫵媚之態,隻散發出一股無形的威嚴。
她用朱筆在手中折子緩緩一勾,臉上露出些笑容:“算了,畢竟是長大了,鬧鬧小脾氣也沒什麼。”
跪在地上的太監沒敢接話,太後又自言自語道:“隻是不知道,送進宮的消息,到底是幾分真,幾分假?”
她坐在那張她兒子曾經坐過許多年的刻著行龍圖案的椅子上,往後靠了靠,有些疲憊。
無意間滑落在肩上的一縷發引起了她的注意,她的臉上有了些寒意:“若是落馬受了驚,懂了些東西那還好,若是有人從旁慫恿蠱惑,那哀家就得好好看看了。”
她看向下方的太監:“去宮門迎接,送入沉香殿,明日哀家再見她。”
地上的太監身體明顯一抖。
太後又捧起那縷頭發:“來人,替哀家將這白發拔了。”
......
車隊走完了整個朱雀大道,緩緩停在了宮門門口。
由於走得慢,後半程看熱鬧的行人越來越多。
不少人今天才第一次看見大唐身份最高的女子之一,大唐長公主,也是唯一的公主殿下的容貌。
但是大部分人都在一開始的驚歎於明珠公主的美貌與氣質後,陷入了尷尬的沉默。
這些年從西邊來的消息多半都是不好的,如今長公主從西邊回來,多半代表的也是吐蕃和大唐的徹底決裂。
並不是說長安居民們有多目光短淺,一路上李子卿也想通了。
首先以前的明珠公主就從未在宮外露過臉,自然而然在民間沒有什麼名聲和傳聞。
其次,子民們永遠是以生存為第一要求,當吐蕃有可能南下的消息傳進長安,人心惶惶是很普遍的事情,而她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回了長安,得不到歡迎也實屬正常。
李子卿想明白了這些,卻沒想明白為什麼沒人會來阻攔自己。
她是想著把風波鬧大些,等到整個長安都知道自己回來了,自己進宮也就有了些底氣。
最好是長安禁軍出來阻攔,自己再出麵,幹點什麼街頭對質歸鄉痛哭的把戲,讓長安居民對自己有一個比較立體直觀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