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歲己。
原本是該慶祝新一年的喜樂。
多地卻鬧了饑荒,尤其淮南等地最為嚴重。
據考察官員上報,淮南部分地區地,大地寸草不生,無數人流離失所,途地千裏,皆是餓殍遍野,野狗食屍。
甚至就連人吃人都已是不足為奇。
可是遠在東京的汴京城內,卻是一派祥和,城內張燈結彩,繁華之景盡收眼底,與淮南悲慘遭遇相互映襯。
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沉迷詩詞雅賦,不務朝政,荒廢朝綱。賑災大事,不親自過問,皆丟於宰府。
賑災之糧,由上至下,貪汙墨盡,運至淮北,竟無糧可用於賑災。百姓怨言,流民聚盜,占山為王,舉旗反帝數不勝數。
淮南鳳陽縣,上報餓死,失蹤人數就高達數萬餘眾。
就在鳳陽不遠,有一處村莊。
村子中人多是張姓為主,故叫張家村。
此時張家村裏的村民已經斷糧十幾天了,就連村子周圍的草根,樹皮都已經吃得幹幹淨淨。
再這麼下去,村子裏的人都要餓死。
眾人勒著肚子或昏或睡。
突然村子中傳出一道很粗狂的聲音。
“我去找劉近遠借糧!”
一些或躺或坐在門口眼神呆滯的人看著那邊喊話的人,神色木訥。
喊話的叫齊風,他是現代人,在邊境執行任務,中彈身亡,醒來就到了平行時空的北宋。
到了北宋,齊風並沒有像小說中的主角一樣一路開掛,反而因為穿著,言語,等很多問題被人誤會,於是齊風隻能一路流浪,最後流浪到張家村被村民們收留。
平日中齊風主要靠幫助村裏人做些活兒勉強糊口。
到現在已經是他在北宋的第二年。
結果今年遇到大災,齊風不忍心看到村裏人餓死準備去向當地豪紳劉近遠借糧。
村裏人都知道劉員外的惡名,他可是這附近知名的惡霸。家養有惡丁四十八人,個個膘肥體壯,周邊村子的土地都是劉員外借他那些惡丁,強搶占有。村民種糧,劉員外還要征收高稅,地中糧食,十層有七層被劉員外搶走!
村裏人都恨劉員外,巴不得他走路一個不小心給摔死!
現在他們聽到齊風要去找劉員外借糧,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這簡直就是找死!
“齊風啊,你可別亂來,就在幾日前,隔壁村有人去找劉員外借糧,被他家的惡仆活活打死了啊!”
“對啊,劉員外殺我們就像是殺牲畜一樣,我們根本沒辦法反抗。”
“你可不要去做傻事,大家不希望你出事。”
村子的裏正張大爺杵著拐杖,他的臉已經餓的毫無血色,身子就像骨架,就連說話都是斷斷續續。
“隻有劉近遠有糧。”齊風扶住張大爺,輕聲道,“我得去試一試,村子裏的大家對我很好,我不能讓大家都餓死。”
齊風說完,徑直走出村子,朝著劉近遠的宅子走去。
村子裏的人看著齊風的背影,都絕望的歎了口氣,齊風估計是回不來了。
齊風走在外邊的田埂上,周邊原本長滿草的荒野現在隻剩下了土,就連根草都見不著。
在不遠處土裏,還有幾個小孩肚子上勒著繩子,在用棍子吃力的挖著地,他們是再找蟲子,可是,這周邊的地都已經被翻了好幾遍了,那還有什麼活物。
齊風看著這樣的場景,不由得抿了抿嘴巴,嘴唇的幹裂,竟讓他咬下來一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