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洛克堡之戰(1 / 3)

故事裏的世界也是地球,是地球的另一個次元,這裏的動物、植物、城市、自然環境,甚至人名、地名,都與我們的世界有著似是而非的聯係。

故事由米特蘭王國,與尤達帝國的領土戰爭開始講起……

米特蘭王國與尤達帝國的戰爭,斷斷續續已經持續了近百年。在這百年間,進攻的形式,還是以手持武器、身著盔甲的士兵衝鋒為主,而等待士兵血肉之軀的,卻是弓弩、陷阱、溝壑與城牆。防守方的防守效果,遠遠好於進攻方的進攻效果,這也是雙方誰都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原因。伴隨而來的是各種以騷擾為目的戰術,突襲、偷襲、暗殺隨之而來。

最近,尤達帝國又發起了新一輪攻勢。

“尤達帝國”在“米特蘭王國”的正北方向,兩國軍隊在西線和東線同時對峙,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半年多了。西線為平原,是雙方重點攻防地區,雙方的主力部隊均在此對峙。西線城市比較密集,深溝高壘,一時間,雙方均難以取得進展。

東線為山地,運輸不便,行軍困難。山地居民相對較少,人力有限,再加上道路崎嶇,修築石製城牆比較困難,城牆多為木質結構,較易攻克。因此,最近兩個月,尤達帝國在西線難以取得戰果的情況下,將進攻重點轉到東線。東線山地的米特蘭軍隊戰鬥力較弱,加之城牆多為木質結構,尤達軍的戰事,開始很順利。尤達帝國軍,連續攻克十餘座城鎮,直到“迪芬德城”。

“迪芬德城”剛建成時叫“迪芬德堡”,近些年,這裏漸漸有了一些平民居住,因此改名為“迪芬德城”。在米特蘭,“堡”指該地方為純粹的軍事要塞,隻進行軍事活動;“城”指該地方有一些常住居民,也就是有一定非軍事的經濟活動存在。不過,對於一些小城,“堡”與“城”也分不那麼清,隨便叫了。

尤達帝國,想要從“東部山區”攻入“米特蘭腹地”必經這裏——迪芬德城,而米特蘭曆代的將領們也看到了這一點。尤其是最近十幾年,米特蘭不僅在“迪芬德城”一直駐軍,而且耗費巨資修築了堅固的石製城牆和石製城堡,並配備大量的反攻城武器——床子弩,投石車組等。同時,又儲備了大量投石車用的彈藥、箭矢、糧食,以應對尤達軍可能的攻城。

迪芬德城正麵(北麵)城牆是石製的,封住了山脈的整個隘口。側麵及背後(南麵)是木製城牆。並非故意偷工減料,而是因為,在山區這種運輸困難的環境下,修築堅固的石製城牆,工程量實在是太大了。

最近,尤達帝國,在多次正麵進攻“迪芬德城”均無法取得良好戰果的情況下,開始冒險破局。派出尤達帝國最精銳的騎兵團——亡靈軍團,計劃快速穿越西線,再轉戰東線,攻克位於“山區南部”邊緣的洛克堡、伍德堡,然後倒攻“迪芬德城”。最後,大部隊從“迪芬德城”出發,南下進攻“米特蘭腹地”。

為了幫助“亡靈軍團”快速破城,尤達皇帝,賜予“亡靈軍團指揮官”護國神器“狂怒暗黑劍”的一部分“黑暗之刃”。據說,黑暗之刃能夠發出強力衝擊波,輕鬆擊破木製城門。

/****************分割線****************/

裝備卷軸:

“狂怒暗黑劍”為尤達帝國的護國神器,其由兩個部件組成:劍身叫做“狂怒之刃”,劍柄叫做“黑暗之刃”,持有狂怒之刃可以使用無屬性魔法,而持有黑暗之刃可以使用黑暗魔法。

在可追溯的尤達帝國曆史裏,也均是把“狂怒暗黑劍”拆成這兩個部件來使用。因為“狂怒暗黑劍”的魔法過於強大,如果不拆開使用的話,會震碎持有者的身體。

狂怒之刃:狂怒暗黑劍的劍刃部分,銀白色劍刃,長約1.5米,雖然開了刃,其實是法器。持有者可使用無屬性魔法,而不消耗自身的法力。狂怒之刃,在感知範圍內有怒氣的情況下即可充能,若周圍無怒氣,已充得的能量,將在幾十分鍾內歸零。無魔法基礎的人,無法啟動狂怒之刃的魔法。

黑暗之刃:狂怒暗黑劍的劍柄部分,長約0.2米,直徑2厘米稍多,圓柱狀,一側有矩形孔,用於安裝劍刃。由黑色特殊金屬製成,並鑲嵌略突出於表麵的暗金符文,用於修飾和防滑。重量比普通的劍柄還要輕一些。其可將持有者的魔法屬性,轉換為黑暗魔法,並可使用幾種強力黑暗魔法。施法者消耗的法力為自身法力,持有黑暗之刃的施法者,不會受到黑暗之刃發出的黑暗魔法侵蝕。無魔法基礎的人,無法使用黑暗之刃的魔法,不過,能使用長約1.2米的黑色魔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