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科舉武試(1 / 2)

風雲大夏!

李善煜輕輕的接過趙西相手中的折賬本,在閱覽中沉思,之後伴隨著一陣歎息聲:“這辦武舉所花的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但現在父皇在關外打仗,國庫的錢得給將士們潑軍餉,但這武舉又不得不辦,趙西相我看這樣吧,讓戶部先免去我這兩年的俸祿,我再在太子府裏拿一些東西賣錢再給戶部貼上!”

趙毅捧手言謝:“太子殿下英明!”但又出於好奇,他又不得不冒昧地問一下:“隻是請恕老臣鬥膽冒昧一句,沒有兩年的俸祿,太子爺此後兩年又如何度過呢?”

不曾想,李善煜卻露出一絲微笑:“放心吧,趙大人,這些年父皇雖然沒給我什麼賞賜,但是我卻把每個月多餘的錢都攢了下來,夠我用兩年的!”

趙毅聽後,立馬容顏大喜:“太子殿下年紀輕輕卻懂得節儉,實乃聖上之大福!”

下午未時,太子李善煜於長春園一小亭子同母後瀟氏坐聊。

太子今日上午的作為,瀟氏得知後非常高興:“煜兒,母後聽說你這次為了給戶部省銀子,不僅免去讓戶部這兩年的俸祿還命下人在太子府拿東西在京城售賣給戶部補貼銀子!”

李善煜與母親對視著,“是的母後,現在父皇正在打仗,戶部得有足夠的錢給將士們潑軍餉,所以兒臣就想出了這個辦法,為戶部節省開支。”

“煜兒能為國家排憂解難,是國家的福氣,也是父皇和母後的驕傲!母後在你來之前已經給戶部尚書商量過了,母後把自己的首飾拿來換錢,也好給戶部補貼銀子!”

李善煜欣然的點了點頭,隨後心安理得的說道:“母後兒臣認為,父皇雖然不在京城,但這次武舉一定要舉辦的風風光光,卻不能在天下人麵前丟了我們皇家的顏麵!”

說完,瀟氏緊緊握住了太子的手,露出坦誠之言:“煜兒,母後能有你這樣的好兒子,這一輩子都值得了!”

武舉由掌管全國武官的兵部主持,武舉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大試。皇家舉辦的武舉自發是殿試,此次殿試由監國的太子李善煜主持,能進入殿試的,都是出類拔萃之人,然大夏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考生必須先通過兵法,武經的考核才能進入正式的武試,大夏武試設長跑,舉重,騎馬,射箭,馬槍等技術。

武舉的考試場地,在太子的主持下布置的非常好,進入殿試考生這三日的衣食住行也被安排的妥妥當當!

武舉非常嚴厲,文試由太子親自監考,幾乎無作弊之可能,武舉又由兵部尚書選拔,公平公正。

此次殿試由天永十六年七月十五日舉行,七月十八日結束。在經過三日的選拔之後,自幼研書習武的李文舉正式為了這次的武狀元。

李文舉宋縣人,家住太西山,家族以狩獵為生,李文舉二歲研書,五歲習武,十歲參加童試,十四歲年近弱冠之年的他便考入殿試成為武狀元

第二日,太子親自召見這位武狀元李文舉,但這李文舉身材雖高,但外貌並非他想象中的一表人才,英俊魁梧,相反臉上還長了一臉麻子,但李善煜並沒有因此而失望,反而萬分敬佩:“文舉雖貌不出眾,但卻年輕有為,自古少有。說吧,你想要什麼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