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踏上險途
當那座熟悉的宮殿再次眏入眼簾的時候,大隋內史侍郎裴矩便又忍不住再起皺起了雙眉,一想到此次出使突厥的經過,裴矩便不覺有些頭疼。雖說當初的主動請纓,也隻是為了試探,打探那始畢可汗是否已有了對大隋動武的念頭。可這樣的結果仍不是裴矩所願意看到的。
對於大隋送過去的那上好的茶葉與華美的絲綢,那始畢倒是照單全收,一點兒都沒跟他裴矩客氣,而對大隋急需的戰馬與牲畜始畢卻是隻字不提。之所以要說急需,隻因此時的大隋正準備出兵討伐高麗,對馬匹的需求當然是毋庸置疑的,而那些牲畜也是準備要送往軍前的。最後弄得裴矩實在忍不住了,便主動開了口:“對於之前我主與大汗商定的戰馬與牲畜,不知大汗什麼時候可以交給本使?”
那始畢這才一臉哭相地道:“貴使你還不知道嗎?去冬大寒,致使突厥各部的馬匹與牲畜都成批成批的死去,不說與貴主之前商定的戰馬與牲畜不能交付,就連本王的屬下都快吃不到肉食了,哪還有牲畜再交給貴使呢?”
雖說去冬確實較常年有些冷,但裴矩知道卻也沒達到始畢那誇張的程度。之所以要選擇這個時間節點,究其原因說到底也確實是對這個始畢有些不放心。雖說這個始畢的老子啟民可汗是在大隋的扶持下,這才統一了草原諸部,登上了汗位,之後與大隋也一直保持著友好的臣屬關係。可既從啟民可汗去世之後,這個始畢登上汗位以來,卻屢屢有藐視大隋的舉動,甚至已露出反叛的端倪。
大隋的君臣雖有心想教訓一下這個始畢,隻是眼下的處境卻有些微妙。那個與突厥比鄰的高麗更為可恨,竟公然舉起了反叛大隋的大旗。大隋所能做的選擇也隻能是先出兵討伐高麗,可這個始畢卻又實在讓大隋的君臣有些不放心。
這也不能怪大隋君臣多心,倘若始畢果真在大隋討伐高麗的時候,也耍起反叛大隋的主意,並趁機出兵入侵大隋,雖不至於會讓大隋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但肯定會讓大隋相當被動,至少要分出一部兵力去對付始畢。
這不禁讓大隋的君臣很有些頭疼,不敢放開手腳全力對付高麗。左衛大將軍宇文述,禮部尚書楊義臣,太常少卿兼民部尚書的裴蘊等將領卻主張率先討伐突厥,以先解後顧之憂。而內史侍郎並兼掌兵事的裴矩卻力主暫緩,待解決了遼東之事後,再來解決突厥之事,卻又不敢對始畢完全掉以輕心,這才請求出使突厥,以探虛實。
於是這才有了裴矩的這次出使,名為兩國正常的貿易往來,其實也是借索要馬匹與牲畜為由,一者削弱突厥的戰力,二者也是借機考察始畢的態度,看他是否已下定了決心要與大隋翻臉。不想這個始畢竟是相當的猖狂。不但斷然拒絕了裴矩的請求,事後還讓裴矩觀看了突厥強壯的軍威。還冠其名為請裴矩指點。
但裴矩知道這不是向自己耀武揚威又是什麼?這還不算,最後這個始畢還厚顏無恥的宣稱,為促進大隋與突厥的世代友好,請大隋國主恩準他討娶大隋的皇室公主為妻。氣得裴矩恨不能當場宰殺了這個畜生!
雖說這樣的結果並沒有出乎當初大隋君臣的預料,始畢要反本也是大隋君臣已有的共識,這一次隻不過是進一步確認而已。卻仍讓裴矩感到憤怒與愧疚,甚至是羞愧難當。一想到那始畢的態度竟是如此的惡劣,對那些上好的茶葉與華美的絲綢,裴矩就心疼得不行。便忍不住心想,這當真是有負君恩啊。
“裴侍郎出使突厥回來了?”正想著心事,忽聽到有人在招呼自己,裴矩聞聲望去,見是正是此刻最不願見到的宇文述,裴矩不覺有些頭疼,忙立下道:“昨日晚間也才回到京中,這不還沒來得及回稟陛下。”
宇文述瞧著裴矩譏諷地道:“裴侍郎此次親往北地,可探聽清楚那突厥的虛實了?可有反叛大隋的舉動?”
裴矩卻充耳未聞,隻是道:“多謝大將軍掛懷,那始畢心中所想弘大雖沒能盡知,卻也基本弄清了他心中的盤算,其狼子野心不小,早有入侵中土之心。”裴矩,名矩字弘大。
宇文述冷臉道:“這不是朝中眾臣早有的共識嗎?本將軍隻想聽到裴侍郎還有沒有別的見聞?沒想到裴侍郎辛辛苦苦去了一趟北地,所見也不過如此,早知這樣,又何必多此一舉呢。”道完,早丟下裴矩,獨自向前走去。
望著宇文述離去的背影,裴矩心中忍不住暗自打鼓,並暗暗地責怪自己,為何昨日一回來沒有先去見一下楊廣呢,即便楊廣要訓斥自己,至少不至於當眾受辱,更不會惹來眾憤,群起而攻之,看來今日這早朝自己決不能善了。
“裴侍郎。”
裴矩正欲舉步,聽聞招喚,尋聲望去,見是吏部尚書蘇威,忙苦笑道:“蘇大人,好久不見。”
蘇威道:“此次出使如何?”
裴矩苦笑道:“本希望那始畢能安守本分,卻沒想到那始畢比起以往越發驕橫跋扈了,隻怕早有了入侵大隋之心。”
蘇威歎道:“這原本是意料中的事,隻因弘大當初堅持,不願大隋兩麵受敵,這才有了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