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真假投降(1 / 2)

黃巢與尚讓收集戰敗的軍隊,渡過長江向東轉移,又去進攻鄂州(武昌),還一度攻進外城。由於朝廷的救兵來到,農民軍繞城而走,轉戰到江西,進攻江西的饒州、信州、杭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等州城。

農民軍在江陵兵敗後,也有幾千人到達浙北,進犯杭州的臨安縣。在此鎮守的錢鏐,采用伏擊與虛張聲勢等戰術,以少勝多擊敗農民軍先頭部隊,隨後又故意在地名為八百裏的地方散布假消息說:“臨安屯兵八百裏”。這意思是說臨安的軍隊分布在八百裏的範圍內。農民軍不知是計,以為八百裏果真都有官軍,就不敢進攻臨安。

高駢作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責任更加重大,他到廣陵後,傳檄征發天下兵馬,得到淮南本地的軍士和各道軍隊共七萬人,朝廷因此也對他很器重。

當農民軍在江西的饒州(鄱陽縣)、信州(上饒市)一帶轉戰時,高駢命大將張璘、梁績渡過長江討伐農民軍。

880年四月,張璘率軍渡江襲擊農民軍將領王重霸,王重霸戰敗,投降了官軍。張璘又率軍屢次襲破黃巢的軍隊,農民軍在交戰中沒有占到優勢,吃了虧,於是黃巢退保饒州。農民軍將領常宏對前途沒有信心,又帶自己的數萬人投降了官軍。

張璘獲勝後,又率官軍乘勝進攻饒州,饒州被攻破,官軍於四月十九日占領饒州城,李罕之、畢師鐸、秦彥、許勍等農民軍的將官紛紛投降淮南的官軍。

此時,已是五月,黃巢率軍駐紮在信州,農民軍中又發生了傳染疫病,導致士氣低落,黃巢也一籌莫展。而北方諸道官軍也已兵臨淮南,準備共同圍剿農民軍。

官軍這邊已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戰敗草賊的奏報天天都發往京師長安,這其中有很多是假消息。但朝廷百官也懶得辨別真假,都上表向唐僖宗表示祝賀,朝廷覺得農民軍將要被消滅了,似乎已萬事大吉。

黃巢果然能屈能伸,麵對困境,他決定采用緩兵之計,先用重金賄賂張璘,謊稱要投降朝廷。然後再派人送了大量財物賄賂高駢,請求高駢代向朝廷保奏。

高駢也想引誘黃巢投降,這樣他就可以立下大功,因此,高駢為他向朝廷求節鉞冊封。當時,昭義、感化、義武等多道官兵已奉命調至淮南,高駢擔心各路官軍分享其功勞,上奏說:

“陛下,要不了多久,臣就可以平定草賊,不需要再派這麼多官軍了,以免浪費錢財。”

朝廷見形勢一片大好,既然不需要再花費捉襟見肘的財力、物力了,就下詔遣散諸道官軍,讓他們各回原鎮。

黃巢的軍隊經過一段時間修整,軍力開始恢複,又得知諸道唐兵已經北渡淮河離開後,決定與高駢絕交。

黃巢修書一封:“既然我們已經不再打仗,煩請高將軍為我軍提供一批軍事物資,我們友好相處。”但高駢不答應,黃巢就揚言要與高駢大戰。

驕橫的高駢這一次氣急敗壞,到手的鴨子竟然要飛了,他命令張璘立即進攻。可是張璘此前收到了很多賄賂,也認為黃巢已經不是對手了,因此對軍隊放鬆了管理,士氣直線下降。

而黃巢,對這場戰爭則提前做好了準備,以有備之師攻不備之軍。在靈山下的一場大戰,朱溫、葛從周、張歸厚、張歸霸等農民軍將領一起出擊,分路合圍,張璘這員猛將雖然厲害,但好漢架不住人多,農民軍也是憋足了一股怨氣,張璘竟然就此死在了亂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