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爾帝國底子很厚,這點誰都心裏有數,想在正麵戰場覆滅拜爾,怎麼看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就算能夠獲得一時的勝利,但遼闊的領土和戰爭潛力始終擺在那裏,那麼多的人口和資源,就算想侵吞下來,也要數年、數十年的逐步蠶食。
就如聖安東裏奧,即使內戰加上外敵入侵,家底那麼厚,也至少可以敗上好多年。
而拜爾的實際情況實際上比聖安東裏奧好很多,他沒有最讓人頭痛的內亂和軍閥,先皇打下的底子和國際形勢都非常不錯,內部在海倫特的領導下,加上南方教派的支持,整個國家都呈現了一股向上的態勢。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拜爾的戰力也會增強的,不足的戰術會補足,武器設備會變得更加先進,人口和社會結構都會向著全麵戰爭姿態傾斜,陷入戰爭泥潭的結果就是變成綜合國力的全麵比拚和前線戰場的絞肉機,而外麵的幾個盟友,也不可能看著拜爾淪陷。
但打小國可以速戰速決,打大國除非一開始就打斷對方的脊梁骨,打成碾壓一般的結果,且對方蠢得派出傾國之力的主力讓你吞下。否則隻能慢慢蠶食,而亡靈們,是不可能有這個時間的。
誰都知道,亡靈海戰術越打越強,數量越打越多,但你越是如此,敵手越發不會給你時間、
拜爾雖然損失了幾十萬,但考慮到他的領土和人口,遠沒有傷到筋骨,大概就是麵上很難看,皇帝的尊嚴掃地,急需要撿點麵子振幅人心的程度。
大國輸得起,隻要最後找回場子,就能一把全部都能贏回來,小國贏得再多也不算贏,最後輸一次,就是傾家蕩產。
這就是戰爭為何被稱為綜合國力的較量的根本,對於有戰略緩衝地和資源儲備的大國來說,僅僅一場戰事的勝負,是很難決定最終結果的,隻有缺乏根底的小國才喜歡賭國運,一把贏,二把贏,最後撐不住輸一把,全盤皆輸,之前吃掉的全部吐出來。
絕大部分的時候,戰爭打的實際上是後勤和內政,隻要穩得住,總有贏回來的一天,而拜爾現內外形勢極好,龍族和新技術的引進,更能讓其戰爭潛力越發強悍。
當然,若拜爾在來上幾次飛龍騎臉千裏送人頭,那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畢竟,睿智和勤奮或許有極限,愚蠢卻是沒有下限的。
而現在發生的一切,卻也證明了拜爾沒有那麼蠢。
在吃過虧之後,他們不在將亡靈大帝視作數個超級強者的團體,而是看做和己方一樣的強國。
一邊打造輿論攻勢,盡量穩定形勢,一邊準備南征,廣征幫手,打算找回場子。
但數十萬新生亡靈實際上好解決,那種脆弱的骷髏和僵屍還打不過一個經過簡單訓練的民兵,讓拜爾人稍顯畏懼的,始終是對方的強力施法者。
幾十年前拜爾的上任皇帝進行改革,強行給施法者注冊並收歸國家使用,一度和法師之國產生而來矛盾,不少拜爾法師遠走他鄉,加上拜爾本來就不是很重視施法者的培養,在頂端施法者的行列,拜爾的確隻能算一般。
法師之國、木靈、北方嵐盟、奧蘭帝國、南方教派,他們請求的是頂尖好手,尤其是超級施法者,來抵銷、反製對方複數亡靈大帝的優勢。
而剛剛擊退了混沌主神的我,背後還有嵐盟撐腰,現在既然來了,自然也期望我能夠幫上一手。
“說到底,還是那個最強聖騎士的稱號惹來的麻煩…….”
聖騎士被視作亡靈的天敵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加上我亡靈大帝的雙重身份,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比我更適合對付亡靈了,海倫特會想著拉我幫忙似乎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