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派出一些刺客殺我,然後弄出點懸賞賞金,以我多年的被追殺經驗,實際上沒有什麼區別。
反正大陸公敵都當過,刺殺一國元首什麼的,隻要以後不來聖安東裏奧,和過去也沒什麼區別,無非是追殺者和仇人又多出一群。
至於頂端的神祗,卡文斯的表演應該瞞不過他們,我也不用擔心艾耶會誤會。
若那些瑪利亞的臣子信了我的解釋,至少表明上說認可,那就麻煩大了……
不是嵐盟和羅蘭的行為=是某些個人的刺殺行為=瑪利亞死亡獲益者是誰=溫斯頓親王幕後黑手=內戰。
而我之前曾經在溫斯頓親王那裏待過的事情不是什麼秘密,這一點扯出來也是無盡的麻煩。
羅蘭是凶手=他和瑪利亞沒有利益衝突,有幕後黑手=溫斯頓親王是幕後黑手=內戰。
“怎麼看,情況都不妙啊…….”
我從漫天風沙中回來,遺跡的探索已經接近尾聲,而今天,也是我和嵐盟情報員接頭的日子。
但到了位置,我卻沒有看到人,隻有一個淺埋在沙子的包裹。
打開包裹,果然是一個帶著自爆魔力鎖的文件箱,而開鎖的鑰匙,就是我的魔力特征。
輸入魔力,打開了箱子,卻是一疊最新的小妖精日報和一些剪切後的文字。
“巴羅特公爵向溫斯頓親王宣戰,他和屬下的十二位伯爵組成複仇騎士團,誓為瑪利亞女王報仇。”
擺在最麵上的,就是這麼觸目驚心的標題。
而繼續翻下去,情況比我預期的還要糟糕的多。
那天,瑪利亞是在廣場酒會上當麵刺殺的,參與者包括不少高層,不遠處的決戰日廣場上還有不少平民中的精英和商人。
刺殺者是告辭後走而複返的“羅蘭”,而和他一起來的,包括一位紅衣主教,兩位聖殿騎士。
看來,“羅蘭”是來引薦這些不請自來的“貴客”的,瑪利亞當然不會失禮,直接和他們在廣場上見麵。
而偏偏刺殺,就發生在瑪利亞接見外交使團的時候。
動手的不僅有“羅蘭”,還有外交使團,雖然兩個騎士直接被瑪利亞的臨終反擊撕碎,而那個紅衣主教也被憤怒的人群分屍,但那個“羅蘭”的確跑掉了,還跑向我的臨時居所的方向……
栽贓很成功,事後查證了,那的確是溫斯頓和教皇派來的使節,紅衣主教羅斯特還是非常有名的外交官,結果卻被一群平民在混亂之中分屍。
刺殺者死的幹幹淨淨,唯一的成功逃生者是“羅蘭”。
但事實上,我是有不在場證據的。
我回到居所之後,在大堂裏吃了晚餐,打了一局昆特派,還出千贏了點小錢,才施施然的帶著夜宵回到自己的房間,之後還有客服服務交流,要了兩隻烤雞喂貓,和那個“羅蘭”的時間是完全錯開的。
我不相信這麼大的疑點,在事後大家冷靜後,會沒有人發現。
不僅如此,那個羅斯特怎麼也是一個紅衣主教級的狠角色,就這麼被憤怒的暴民生撕了,也擺明了有問題。
隻是,若現在的發展是那個掌握權力的巴羅特公爵期望看到的,自然可以無視了所有的疑點。
“為舊主誓言複仇的騎士,最終戰勝了邪惡的陰謀家,也從實質上掌握了這個國家。最後,在舊主血脈斷絕的前提下,在下屬們的反複請求之下,無奈的登上王位,加冕為王…..這劇本老舊,但誘。惑卻是實打實。果然,混亂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