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黑暗遮住了天空,月神的光澤無法突破這黑暗的雲層,傳說中歸屬黑夜的恐怖魔獸隻是第一波炮灰,傳說中的魔鬼和惡魔隻是雜兵,連偉大的巨龍都隻是魔將的坐騎,我們沒有希望,這是上天要滅亡我們精靈一族嗎,銀精靈和月精靈居然在這個時候還有分歧,他們拒絕了我們的求援…….”
在長篇戰時日記之中,精靈賢者溫迪爾用絕望而寫實的筆法記錄了魔潮後發生的一切,之後還有那一串串的高層陣亡名單和死亡人數。
關於魔潮,都是這樣絕望的記載,在平凡的和平地區生活,隻能應付野獸的民兵群對上混沌的前鋒,最後是什麼結果就不用多想了。
想在第一波魔潮中活下來,需要的是運氣,而不是實力,據說那個精靈賢者就是重傷被拋入了河流,最終僥幸活了下來。
讓人覺得有些諷刺的是,上次聖戰由於精靈的強盛,他們占據了大陸最富裕、最大的麵積,第一波戰場不出意外的在他們的腹地,沒想到這次精靈衰落了,混沌側還是找上他們了。
而若我沒有記錯的話,那位一直用自己後半生呼籲和平的精靈賢者溫迪爾也是一個月精靈,現在應該在精靈的月輪之都養老,那麼,說不定他可以補上那絕望日記的下冊了。
也難怪海洛伊絲這麼開心了,恐怕對她來說,那些“恩將仇報的下賤雜種”的末日就在眼前,不開宴會慶祝就已經算收斂了。
但對我來說,這卻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第一波魔潮是很難對付的,這是主位麵人類王國的共識,所以他們簽署了一係列的互助協議,或許在足以傾覆整個位麵的大浪麵前這些協議都隻是廢紙,但在聖戰初期,各國還是要臉的,也需要戰場測試一下雙方的戰力,這個互助和應急機製將極大的增加倒黴蛋在第一波魔潮下的幸存幾率。
我推演過數十次可能,其中包括了門開在交通不便的北地、聖安東裏奧的腹地糧倉、類似無底深淵地形的地下世界,但也沒有推演門開在精靈王國的可能性,除了幾率太低之外,更多的,大概是對精靈一族的積怨。
“若真的開在精靈地區?這可能性太低了,若真的發生了,就活該他們滅族吧。”
這是當時我半開玩笑說的話,沒想到最後還是這個可能性成真了。
嗯,我討厭精靈,更是厭惡除了木精靈之外的全部高等精靈,隻對混血的野精靈有一定好感,因為他們沒有精靈那讓人奇怪的天生優越感和潔癖,而對精靈們的厭惡,這恐怕是大部分人類王國統治者的共性。
緣由?其實不用太多解釋的,除了台麵上那些衝突,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缺乏了壓倒性的力量之後,認為自己智商高人一等的精靈們很擅長玩“國際均衡”,他們不斷對各國王室玩各種陰謀,間諜和探子都是不斷的,成功就能削弱人類,失敗損失也不大,當年嵐之國的覆滅,背後也有精靈們的功勞,我也很直接的用滅國進行複仇。
普通的民眾對童話故事中的精靈有一定憧憬和好感,貴族們對精靈奴隸倒是很有渴望,各國王室和皇室中我找不到一個親精靈的,越到上層越是反精靈,這就是人類社會對精靈一族的複雜感官。
精靈和人類社會的斷裂已經越來越顯示在表麵,這也是這次聖戰精靈諸神、精靈諸國都在蠢蠢欲動的根本……若精靈和人類相處的很好,精靈諸神在秩序陣營中過的很舒服,根本沒有必要玩叛逃吧。
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月精靈和銀精靈在打假內戰,也隨他們演,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兩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