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呐。我們家有沒錢買米和油了,快給我點銀兩我去買點東西回來做飯吃。我沒錢了呐。返回蘇州後。就沒怎麼有錢了。什麼。你好歹也是一個明代畫家,文學家吧。怎麼會沒錢了,你就不曉得出去賣點字畫回來糊口。什麼。我怎麼會去做那些事情。那可不是我的風格。此時唐寅已經是30多歲的人了。好。既然你。。你什麼你呀。在看到自己奉勸沒有效果後。決定離開這個家。
轉眼一個多星期過去了。被生活所逼。於是決定在吳趨坊巷口臨街的一座小樓中以丹青自娛,靠以賣文鬻畫為生。:後來的“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便是形容這個時候的生活的。
一晃。唐寅到了36歲了。某日他在城北看到了一處地。覺得及其不錯。便買了下來。接著又花錢雇人建立了一處優雅清閑的家園。度其清狂生活。桃花塢原是宋人章莊簡的別墅,但經風雨滄桑,早成一片廢墟。不過這裏景色宜人,環境十分幽靜,一曲清溪婉蜒流過,溪邊幾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幾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賣畫的錢建成了桃花塢別墅。雖隻幾間茅屋,簷下卻懸著雅致的室名“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匾額。唐寅一生酷愛桃花,別墅取名“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並作《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複日,酒醉酒醒年複年……”春日,園內花開如錦,他邀請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來此飲酒賦詩,揮毫作畫,盡歡而散。。“日般飲其中,客來便共飲,去不問,醉便頹寢。”(祝允明《唐子畏墓誌銘》)此時唐寅過得清閑而超脫。
某日。祝兄又跑到了唐寅討酒喝。接著兩人邊圍繞寡婦這個話題展開討論。祝枝山告訴唐伯虎:某地後山住著一個寡婦,守寡三年,把貞節視為生命,隻養了一隻老鷹相依為命。
如果你能搞定這名女子,那我祝枝山對你五體投地。
唐伯虎想一想,便要祝枝山過幾天再來聽消息。
過了兩天,下起傾盆大雨。半夜,唐伯虎爬上了後山,到了寡婦家門口。
唐伯虎敲了敲門,問道:能不能讓我避避雨?」
寡婦開了門,原來是江南才子唐伯虎,連忙讓他進屋。唐伯虎進了門,
連連道謝,接著又問道:可不可以將濕的衣服脫掉?
寡婦一看衣服全濕了,連忙把衣服那到灶上烘幹。這時,唐伯虎又問:
大嫂,我口渴了,借我一口瓢,讓我喝口水行嗎?
寡婦連忙拿了一口瓢給唐伯虎。唐伯虎喝完了水,看看很晚了,問寡婦:
大嫂能否讓我在這裏過一夜?
寡婦想了想,屋外雨下得正大,也就答應了,將唐伯虎領至客房,唐伯虎進了
客房,也不客氣,倒頭便睡。
第二天天亮,唐伯虎起得早,悄悄走進院子,果然看見那隻相依為命的老鷹。
唐伯虎抓住老鷹,把毛都拔了下來;然後,也沒和寡婦打聲招呼,就回了家。
過了幾天,唐伯虎和祝枝山在家下棋,聽見有人敲門。祝枝山開了門,原來是那寡婦,寡婦一看見唐伯虎就用國語破口大罵:唐伯虎啊唐伯虎!你是江南文人,一代才子,為何做出這種齷齪事來?
那天我看你挺可憐,好心開門讓你進來。你要避雨,我就讓你避雨;你要脫,我就讓你脫;你要瓢,我就給你瓢;你要過夜,就讓你過夜。你說!你為什麼把我的鷹毛都拔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