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庸之道,事緩則圓(2 / 2)

通過這一長一短,讓這兩位隻是投靠進嚴世蕃,卻沒有列入嚴氏門牆的外圍地方官徹底喪失政策解釋權。

隻要嚴黨內部的解釋權在手,再加上自己的“改稻為桑2.0”八字方針解釋權,那後麵的事情或許有些轉圜。

聽到這兩爺子一長一短的要求,這不是拿人消遣嗎?鄭泌昌與何茂才有些鬱悶了,也更為專注了。

下首的海王二人麵色終於好轉過來。看來這個高知府也不僅僅是書生嘛。

環顧了一下,四人都專心致誌的樣子,多少有些思政課老師上課的味道。

沒想到自己也有上課的一天。

“所以,兩位閣老的要求,很明確就是長短兼顧”高翰文做了總結。

-----------------------------------------------------------------------------

“這,如果單單是今年強推新政,我們已經是困難重重,這如果還要顧慮以後長期,還請高大人解惑啊?”鄭泌昌倒是客氣。

“這完全不可能辦到嘛,要不是桃花汛淹了田地,今年絕不可能有機會實現改稻為桑,這還要兼顧長期,簡直強人所男”何茂才直接站起來就要發火。

“何茂才,你瞎說什麼呢,不得無禮,快坐下聽高大人講解”鄭泌昌趕緊吆喝鎮住場子。

“困難是知道的,已經從我師叔胡宗憲胡部堂大人那裏了解過了。部堂大人之前在京城時,我們就有過細致的推敲。剛剛還於受災的兩位知縣大人核對了地方實情。”高翰文趕緊接過話頭,作為嚴黨三代核心自然是與二代核心胡宗憲交好,很合理吧。

“但問題是,各地考績3年一次。我師叔胡部堂告訴我,如果強行“改稻為桑”,今年是能解決,但3年之內,必出大量反賊。屆時反賊與倭寇裏應外合。我師叔胡部堂雖然難辭其咎,但我們同樣一個都跑不掉。除非大人們有辦法三年之內調走。但如果三年之內調走,那拚命實施的“改稻為桑”豈不是為後來人做嫁衣。屆時不僅沒功勞,還會被後任清算背責。”

“所以,“改稻為桑”不是單純困難的問題,而是從陛下選擇浙江的那一刻,我們就躲不開的。國策興,我們自然興;國策亡,海大人與王大人還可以走裕王爺的路子調任,但我們三人是鐵定要人頭落地的。”

“不過,好在我師叔胡部堂已經答應幫我調糧接濟…………………………”

在高翰文各種老師、師爺、師叔的嘴炮中,第一次會麵終於結束了。雖然,沒啥實質性共識,但唬住了沒頭腦與不高興二人,海王二人也願意配合。定下了“改稻為桑2.0”的核心共識:長短兼顧。

會後鄭泌昌與何茂才二人相當惱火,雖然高翰文說了三人一起背鍋,但從其口中那麼親熱的稱呼看,上麵鐵定是要保他的,真正走不脫的,反而是自己兩人。

海王二人直呼新來的知府看不懂,看不透。現在的新科進士已經如此厲害了?王用汲則是不住地感歎嚴黨內部也有能人啊。

----------------------------------------------

中庸之道,事緩則圓,希望如此。

接著。高翰文趕緊回了自己的知府衙門,正式就任。

高翰文知道,要解決長短兼顧的問題,在這浙江地界還得需要兩個人的配合。一想著就覺得頭上綠綠的遭不住啊。為了避免在政策不清楚的情況下那幫死太監亂出招,還是先硬著頭皮去見一見吧。

https://www.biqiuge8.com/book/75026544/68102366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