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時,外界才終於知道王梓鈞新片的片名,以前王梓鈞隻說自己拍的是一部關於外星人的片子而已。
已經被王梓鈞收購了60%股份的台.灣第一專業電影雜誌《影響》,在王梓鈞的新片大肆宣傳之際。卻在發文痛批台.灣電影:“台.灣電影這幾年發展很快,但卻一直有個隱憂,那就是許多導演不接地氣。台.灣的文化氣氛濃厚,拍出的電影也很有人文氣息,很有思想深度,這本是好事。但有些導演卻一味地追求獎杯,一味的玩弄所謂的思想內涵,拍出來的電影讓觀眾看得雲山霧罩……
台.灣的電影人嚐諷刺香港的電影圈是文化沙漠,可港片這幾年發展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去年港片的總票房已經有2.6億美元,達到了台.灣電影的60%。而五年前,港片的總票房僅僅是台.灣片的五分之一,這對台.灣電影人敲醒了警鍾。許多港片雖然缺少內涵,但卻都是衝著市場而去的……
還有就是台.灣片的類型過於單一,雖然王氏電影公司每年都有拍攝各種類型片的計劃,但除了文藝、武打和喜劇片之外,其他的類型片即便拍出來,也很難獲得好票房。可看看這兩年的港片,《新蜀山劍俠》、《最佳拍檔》係列,以及嘉寶公司剛剛上映不久的《皇家師姐》,還有根據倪匡科幻小說改編的係列科幻電影,各種類型的電影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相比起來,台.灣片似乎還在原地踏步。
這次王梓鈞導演新片拍攝外星人,應該是豐富台.灣電影類型片的一個大好機會。不過以我們那些可愛電影導演和投資商的一貫風格,估計未來半年內台.灣至少要新增20部以上的外星人電影。由於舍不得投資,又想要跟風,恐怕到時候拍出來的外星人科幻片會非常‘好看’,讓我們拭目以待。”
《影響》雜誌在台.灣批評台.灣電影,香港的電影雙周刊卻是從電影特效的角度來評論。說徐克剛剛在香港票房大捷的《新蜀山劍俠》,以及王梓鈞馬上即將上映的《et》,在電影預算中,特效費用占了很大比例,以後電影特效的運用會更加的普遍,標誌著華語電影進入了特效時代。
美國有些想嘩眾取寵靠罵王梓鈞來提高銷量的刊物,則是在說王梓鈞的才華,在拍攝完《泰坦尼克號》之後便已經用盡了,所以才不敢呆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如今返回亞洲拍攝外星人片,也不過是拾盧卡斯和斯皮爾伯格的牙慧,想要靠名氣賺錢而已。
對於這種說法,斯皮爾伯格在某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et》這部電影,其實王在六七年前就跟我提起過,那是非常新奇的想法。或許當時不拍,是因為拍外星人的電影太多了,畢竟紮克利從來就不是一個跟風的人。”
中國導演的新片已經準備在亞洲上映,你準備好了嗎?
這是美國一家娛樂雜誌的標題,討論著美國觀眾對於王梓鈞新作的期待程度,最後還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的結果顯示,47%的受調查者表示非常期待王梓鈞的新片,在美國上映之後他們會走進影院;28%的受調查者表示有空會去看看,對王梓鈞的電影還是比較期待的;還有15%的受調查者則表示不會進入電影院,因為電影演員全是亞洲人,對他們的吸引力大減;最後剩下的一部分表示不確定,理由也千奇百怪。
即便如此,調查結果也已經讓業內人士感覺到恐怖了。要知道這可是街頭隨機調查,而不是針對的電影愛好者群體。接近半數的受調查者表示一定會進影院看王梓鈞的新片,那就表示隻要這部電影不是爛得太離譜,那麼《et》在美國的票房很可能輕鬆破億。
宣傳攻勢在王梓鈞殺青之前就已經開始了,經過一輪一輪的宣傳後,在後期製作完成後的第三天,《et》便直接在台.灣地區公映,香港那邊則是要時間靠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