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就在亞姐各選區即將舉行決賽之日,好萊塢龍虎電影公司總經理弗蘭克宣布:《泰坦尼克號》全球票房已突破10億美元。
截止目前,《泰坦尼克號》已經在全美持續上映200多天,讓美國無數同行咬牙切齒的是,這部電影不僅死活不肯下畫,而且每周還保持著上千萬美元的票房。
這種情況如果隻靠分析如今的美國電影市場數據,則完全不符合邏輯,隻能說明有無數無聊透頂的家夥,反反複複走進電影院看了《泰坦尼克號》n遍。
不止是美國,整個世界,除了中國大陸、蘇聯等無法上映的國家外,《泰坦尼克號》幾乎是橫掃各國影壇。像韓國、菲律賓等國,政府電影管理部門,甚至不得不下發行政命令,強製要求《泰坦尼克號》停映,以保護本土電影的票房市場。
另一個時空裏,《泰坦尼克號》全球票房18億美元,足以證明這部電影的魔力。當時的中國大陸隻有三百個正版拷貝,許多二三線城市的影迷是一票難求。
由於拷貝不夠用,大陸某正規電影公司甚至私製盜版拷貝,這些盜版拷貝堂而皇之地在大陸各電影院中放映,並且票房不分給美國佬一分錢。如果算上這些盜版的話,中國大陸的實際票房至少在五億人民幣以上,《泰坦尼克號》的全球票房說不定會突破20億美元。
而且,這還是中國大陸相關部門見該片太火,行政勒令停映的數據。如果敞開了上映,並且全是正版的話,估計《泰坦尼克號》在大陸的實際票房將達到七億人民幣。
缺少了中國大陸,缺少了蘇聯的各個組成國,再加上通貨膨脹的關係,王梓均版的《泰坦尼克號》其實在票房達到九億美元後,增長就開始放緩了。
讓王梓均很意外的是。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這幾個地區的票房,因為此時經濟繁榮的關係,所得的票房,居然並不比平行空間裏十多年後放映時少。
當《泰坦尼克號》全球票房超10億美元的消息公布後,人們再度將目光聚集到王梓均身上。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王編製了一段經典的熒幕愛情故事,同時也創造了一個票房奇跡。”
《基督教箴言報》則說:“《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告訴我們,人們希望看到什麼樣的電影:愛情、自由、奉獻和真誠。”
英國的《太陽報》作怪說:“最老套的愛情故事,最燒錢的鏡頭堆砌。製造了一部史上最賣座的電影。”
日本《朝日新聞》刊文道:“日本電影正在複興,但日本的導演們應該多看看外麵的世界,就像王梓均那樣,學會應用新的電影拍攝手段。”
台.灣《中央日報》發文道:“我中華民國導演大師王梓均的力作《泰坦尼克號》,昨日票房突破10億美元,實現了王梓均先生在拍攝前對票房的預估,同時創造了一個世界電影史上的奇跡。王梓均大導演,是在黨國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
美國電影界權威報紙《好萊塢報道》也給予高度評價:“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開啟了電影史上的大特效時代,而紮克利.王的《泰坦尼克號》則是將電影特效運用到極致。可以預測,未來的電影製作中。電影特效將擁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當然,人們在關注《泰坦尼克號》的票房時。也沒有忘了當初跟王梓均打賭的那位記者先生。
當時的賭約是,如果王梓均的下一部電影票房達到十億美元,那麼該記者將會圍著機場裸奔十圈。
《嗨,先生,請脫衣服吧!》
這是一家八卦報紙的新聞標題,給出的配圖是那位記者先生被人圍堵,而驚慌逃跑的照片。
不僅是報紙。電視台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也拿這位記者開涮,帶著邪惡地笑容問:“據悉,近日洛杉磯的一家應招酒店推出特殊服務。隻需要支付五美元,美女會上門為您脫衣。戈德溫先生,我想這個服務很適合你。”
記者戈德溫現在已經成了大家嘲笑的對象,他在自己的專欄裏向王梓均道歉道:“紮克利,請原諒我當初對您的質疑,你是一位偉大的能夠創造奇跡的導演……我很想履行這個賭約,但洛杉磯警局警告了我,讓我不要做出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真是非常抱歉,如果有可能的話,您下次到美國,我希望能當麵向你表達歉意……”
戈德溫想要賴賬了,不僅是賴賬,而且還想借著這個由頭單獨約見王梓均,從而獲得一對一采訪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