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現》的原唱本是席琳.迪翁,不過這位歌手此時雖然已經出了唱片,但她還隻會說法語,連英語都不會,王梓均自然不可能將她請來。
說起現在的這位演唱著夏琳.鄧肯,那也是個非常傳奇的人物。
夏琳.鄧肯1977年就開始出唱片,結果每張唱片投入市場後都反應平平,最後唱片公司認為她沒有潛力,便一腳把她踢出了公司。
直到五年後,這時的夏琳.鄧肯已經跑去英國當店員,某位電台dj發神經,拿出夏琳幾年前的老歌反複播放,結果紅得一發不可收拾。
得知情況的原唱片公司,立馬重新灌製這首幾年前的老歌。就在王梓均拍攝《泰坦尼克號》時,該曲取得了全美排行榜第三、英國第一的成績。
這首歌的名字叫《ive_never_been_to_me》,後來幾度被she等華語歌手翻唱。(值得一提的是,黃鶯鶯在翻唱的時候,這首歌還沒在西方紅起來)
奇怪的是,夏琳.鄧肯一輩子就這一首歌走紅,之後無論唱片公司怎麼包裝她。唱片就是賣不出好的銷量。
王梓均找到夏琳.鄧肯時,她已經被唱片公司找回去接連錄了兩張唱片,結果全部撲街。接連的損失已經讓唱片公司準備跟她再次解約了。
選擇夏琳.鄧肯來唱《昨日重現》,王梓均是有理由的。那就是夏琳在《ive_never_been_to_me》中表現出的深情與滄桑,非常適合來演繹《昨日重現》。
王梓均當時唯一擔心的就是音高問題。很幸運的是,夏琳.鄧肯的音域非常廣,完全能夠唱好《昨日重現》。
王梓均自然不會白白幫人捧紅歌手,反正那個摩城唱片公司準備同夏琳解約了,王梓均便做了番手腳後,把夏琳先簽到了自己的唱片公司,再讓她唱這首歌。
在王梓均看來,夏琳.鄧肯是個非常幫的歌手,之所以唱片遭冷遇,完全是唱片公司的問題。宣傳製作是一方麵。最大的問題就是摩城唱片不會給歌手選歌。
在1984年2月開始,《泰坦尼克號》的原聲唱片就已經開始發售,而《昨日重現》也製作成單曲,借著《泰坦尼克號》狂掃票房的勢頭,一舉衝到單曲排行榜冠軍位。並且雄踞榜首連續十一周。
夏琳.鄧肯再次紅起來,不過她已經不再是摩城唱片公司的藝人,而是屬於王梓均的“自由意誌”唱片公司。
在《泰坦尼克號》號瘋狂吸金的時候,王梓均卻沒再露麵,而是帶著全家一起去暢遊歐洲。關於選美比賽的事情也早已經談定,由王梓均出錢組辦“亞洲小姐”的選美。而佳視在負責出人協助王梓均舉辦選美的同時,將獲得“亞姐”香港選區的永久舉辦權和第一屆“亞姐”總決賽的舉辦權。
亞洲這邊獲得消息稍晚,直到快過年了,港台東南亞的華人,才直到王梓均又在美國攪起了潑天的風雨。
而《洛杉磯時報》贈予王梓均那個“世界之王”的外號,也為許多華人津津樂道。
佳視連續數日不停地報道董事長及其電影的盛況,趁機還爆料出許多內幕消息來,很是吸引了不少觀眾。
就在此時,一個更加令人振奮地消息傳來,好萊塢商會決定給王梓均頒發星星,以紀念他對美國電影業的巨大貢獻。
本來就有不少華人因為王梓均沒能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名而抱怨,現在這個遲來的肯定,終於讓他們心理平衡。
也就是說,王梓均如果接受這一殊榮的話,將成為繼李小龍之後,又一個在好萊塢星光大道擁有星星的華人。
《明報》、《工商日報》、《星島日報》,甚至是親大陸的《大公報》等報紙,都紛紛稱王梓均為華人的驕傲。
台灣這邊更不吝嗇讚譽之詞,媒體們再次用王梓均爆出桃色醜聞前的那種調子,將王梓均捧上了外太空。
台灣當局或民間組織紛紛給王梓均發獎,藝人聯合會、台灣製片人協會、中華藝術家協會等等組織,都提前給王梓均預留了獎章,甚至金馬獎組委會,也準備在1984年的金馬獎上給王梓均一個傑出貢獻獎。
行政院新聞局和台北市文化局都給王梓均發了嘉獎令,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國防部居然也來湊熱鬧,給王梓均發了一個獎章。
等王梓均帶著妻兒從歐洲旅遊回來,迎接他的就是無數的講座、活動的邀請,已及各種參加頒獎儀式的邀請函。
————
額,上一章關於原版《泰坦尼克》的上映日期記錯了,大家勿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