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中壢事件】(2 / 2)

“暴動?”王梓鈞聽得莫名其妙。

“對,”孫希弼說,“我也是剛得到的消息。昨天晚上一些黨外人士和學生,燒了8輛警車和60輛摩托車,中壢警察局的房子差點都被燒了,警局的指揮中心也被占領了。”

“我去!”王梓鈞嚇了一跳,這些民主分子和學生也太猛了吧。

孫希弼說:“我就是來提個醒,政fu恐怕會有大動作,這幾天你沒有非常重要的事,一定不要出門,更不要和某些人打交道,免得殃及池魚。”

“到底因為什麼引起的?”王梓鈞說。

孫希弼道:“好像是選票舞弊,具體的我也不大清楚。”

“知道了,謝謝。”王梓鈞說。

孫希弼道:“說謝做什麼。好了,我先掛了。有事再聯係!”

“再見!”王梓鈞掛掉電話。

林清霞問道:“我剛聽到什麼暴動?怎麼回事?”

王梓鈞把孫希弼的話重複了一遍,林清霞一聽警車都被燒了,忙勸王梓鈞這幾天在家好好呆著。

王梓鈞對台灣七十年代的民主事件所知不多,隻記得有個“美麗島事件”。他坐下來仔細翻著腦袋裏的資料,終於搞清楚發生了什麼。

孫希弼所說的暴動,後來稱為“中壢事件”。

一切都是那些民主分子故意搞出來的。

這幾天不是在舉行地方選舉嗎?昨天中壢那邊有國民黨官員和黨外人士競選同一個職位,恰好有對七十多歲的夫婦老眼昏花,把自己的私章蓋在選票上。當時負責監督投票的薑新林,也是個國民黨人士,違規進入了選民圈票區,見到之後就說這對老夫婦的兩張選票作廢。

這一情況被黨外人士專門負責“捉鬼”的人發現,一口咬定是薑新林故意弄髒選票,從而造成兩張選票作廢。

然後早已對國民黨**不滿的群眾,還有趕來支援的學生,就開始包圍警局,放火燒車燒房。

如果說明年蔣經國當選總統是民主人士的爆發點的話,那麼這次的“中壢事件”,就是民主人士開始真正的浮出水麵,走進大眾的視野。

這次事件,也從一個側麵反映出國民黨的統治,此時在台灣已經多不得人心。

蔣經國的經濟發展搞得好,老百姓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可同時提高的還有普通民眾的政治訴求。

當然,領頭鬧事的民主人士也不是什麼好鳥,有點像當年孫大炮領導的革命黨。反正隻要是當局認可的,他們就堅決反對,至於真正民主後該怎麼做,他們基本沒認真考慮過。

舉個例子,80年代的時候,台灣十大槍擊要犯之一“美國博”林博文,流竄全島到處持槍搶劫,最後被警方堵在民宅裏。林博文這廝負隅頑抗,各類長短槍械、手雷應有竟有,給前來逮捕的警察造成巨大傷亡,最後因拒捕被擊斃。

可就是這樣一個劫匪,因為和國民黨當局做對。台灣的民主人士深諳太祖“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道理,居然公開大加讚揚,說林博文是反抗獨裁的英雄,是民主鬥士。

不知道林博文泉下有知是否會笑醒,死了居然還有這麼多人哀悼懷念他。

“唉!”王梓鈞隻能歎氣。

他對所謂的民主人士沒什麼好印象,他們日後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令人失望,甚至出了許多“**”分子。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民主人士都是偽君子,他們之中也不乏真正為民請命的誌士。可惜,這些少數的真君子,到了九十年代後,要麼因權力而變質,要麼因理想背離而傷心遠走,要麼就是看不慣當初的同誌而轉投他處。

剩下的,就是一群政治暴發戶。

而國民黨呢?也讓人無語。甚至成了在野黨後,他們還死撐著一副黨國正統的樣子,久久不能適應自己的處境。

在這個時代呆得越久,王梓鈞的感受越深。十年之後,蔣經國開放報禁、黨禁,恐怕不是完全出於高風亮節,而是被局勢逼的。

想來想去,王梓鈞懶得再去想,他不想去摻和未來台灣糟糕成一團的政局。他能做的,就是等幾年兩岸關係解凍後,盡自己的能力,加深兩岸的文化、經濟、體育等等民間交流。

不管如何,兩岸是一家。再親的親戚久了不串門,也會變得生疏。王梓鈞的責任,就是讓兩岸的兄弟多多交流感情,不至於讓年輕人的一代親美、日,而不親自家兄弟姐妹。

……